程志新回来了,徐晓霜现在也对这个家,或是说对整个队更熟悉了,一家人在一起,做事都更有积极性。
阴了一天后,第二天又是个大晴天。
吃过早饭,程志新就扛着锄头上山去了,徐晓霜本来是要扛粪勺的,也被程志新接过去:
“我拿,你慢着点,有些地方还有点硬头滑。”
(硬头滑:是指雨天后的泥路上,表面看干了,但走在上面还会滑,很容易让人摔跤。)
特别是竹林下的地方,有些竹叶子盖在上面,一时不查踩上去,很可能就叶子下就是湿的滑的。
徐晓霜就上了这个当,上辈子虽说是孤儿,但确实没到乡下走过泥路,特别是下雨后的泥路,一脚下去,差点儿当场劈叉了。
好在一直注意着她的程志新跟在她的身后,伸手一捞,就把徐晓霜给抱了起来,没劈下去。
看看徐晓霜脚上的布鞋:
“我看,回头我们去镇上,先给你买双胶鞋穿才是。你要是天天帮队里割草,只穿布鞋不行。”
没办法,那次去镇上也看过了,那小镇的供销社里,连皮鞋都没有,能买到的,就是黄胶鞋,也叫解放鞋,还有就是雨靴。
“好,到时看吧,买雨靴可能更好一些,用途大一些。”
“也行。后天赶大集,我带你去选。”
这里赶到大集是按农历的尾数是三六九来排的。每逢三六九都可以到先锋镇上去赶集。
“好。”
到了地里,徐晓霜搭的四季豆的架子倒了,还好没有压到苗。
可能是前天的雨或是晚上起的风吹倒的。
徐晓霜有些恼的说道;
“怎么会倒呢?”
程志新嘿嘿一笑,捡起来指指下面的印迹道:
‘你看看,你都没插下去多深,那风一吹还不倒?’
徐晓霜想下地里去帮忙,可是看到程志新一脚一个脚印,踩下去有点深,这次下雨把这些泥都给泡松了。
“你不用下来。就等着我就好,绑得还很稳当,我只要重新插下去就可以了。”
“那四婆地里的,也是我插的,怕也是插得浅了,等一下去帮四婆看看。”
“好!”
程志新插这个可就比徐晓霜快多了,一手一根,插下去还踩一脚,踩紧一些。这泥泡松了,也好插一些。
地里的泥都还很松软,不用浇水都可以。
程志新把栽辣椒和茄子的垅上垮下来的泥再给挖了上去。再往另一边了勾出了两条垅出来:
“过两天可能要插秧了。我到时要出工去,我们这边再种点豇豆,这一条垅离桑树近,到时我们把架子搭到桑树上来,种点丝瓜这些。”
“晓霜,你喜欢吃什么菜?我们种一些。这个季节能种的菜多一些。往年老娘种菜,都是种很多豇豆,可以做一些干豇豆放起来,冬天没菜时就可以煮来吃。”
“那我们多种一些呀。那种可以存放的,都多种一些?有土豆没有?我们也种一些土豆吧?”
徐晓霜想到土豆是很好吃还抵饿啊,但好像在他们家没看到过土豆。
“啥?啥是土豆,我没听说过。”
程志新疑惑的想了一下,没听说土豆啊?
徐晓霜一呆,这个年代没有土豆?
“就是,就是有点儿像红薯那种啊,圆圆的,可以做菜可以……”
徐晓霜急忙形容一下,但实际上,她也没见过种土豆是什么样子的,前世吃的土豆不少,没种过。连土豆苗自己也没见过是啥样子。
“哦,我知道了,你说的是不是洋芋?”
似乎好象是听说过土豆叫洋芋?
徐晓霜自己还有点不太确定,但还是点了一下头。
程志新笑道:
“你喜欢吃这个?行,回头我找程三哥要一点儿,我记得他们家去年种过,不知道还有没有留种。到时我们种一些吧。”
程志新看了看自留地另一边还有一大块:
“到时我们就种在那边。对了,我忘记拿南瓜种子出来了,回头我们在桑树下种几株南瓜。去年铁花婶种的冬瓜结了不少,要不我们再去找她要点冬瓜种一点儿?”
程志新一边挖地一边和徐晓霜商量着要种一些什么,对未来有点小规划的样子,倒是让人干起活来都不觉得累。还充满了力量。
“不用去找,我生病那天,铁花婶来说过,说是她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