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皇帝对此却表示,“此时乃是非常时期,册封帝子本来就是为了给大乾留下火种,以防万一。
既然是留火种,那自然是越多越好,不然要是只册封一个两个,那么他们也出了意外怎么办呢?
况且,宗室入嗣本来就是以防京畿失守,只要朕能守住京畿,封多封少又有什么区别?
只要朕还在,宗室就只是宗室而已,是否帝子没有分别。”
众人再说,皇帝就直接摆烂,“行,反正朕已经封了,你们说只要一个就可以了,那行,反对的就自己放弃吧。”
而就在此时,又有一则消息传入京城,同洲通往京畿的最后一座坚城也被攻破了,蛮族大军前锋已抵达梧州。
这下京城的宗族百官以及勋贵们也没心思争了。
跑吧,再不跑就来不及了。
至于乱,那就乱吧。
反正这天下不乱也乱了。
尤其是那些各郡国,藩王留在京城的质子吗?
更是跑的比兔子还快,临走时还纷纷把自己在京城的产业都献给了皇帝,以表示孝心。
如果说在这件事中还有人高兴,那就是他们最高兴了。
作为质子本来这辈子就完了,但现在好了,不但能被放回,而且有了这个帝子身份,回去之后只要不在斗争中被搞死,那就是妥妥的继承人。
说不定将来天下大乱了,他们还能争一争天下,再次了那也是割据一方。
另外消息传开,不少郡国藩王也高兴了。
唯一破防的就是那位宁南王,得到消息之后,便大骂昏君,昏君!
倒不是他对朝廷有多少忠心。
而是他本来就是南方诸籓之首。
不仅郡国最大,实力最强,而且他乃是恒帝最宠爱的幼子,当今皇帝的亲叔叔。
当年恒帝曾屡次想要废除先帝,立他为储君,最后虽然没能成功,但是依然有很多宗室和勋贵世族在暗中支持他。
之前京畿那些盗贼便是他和京城一些勋贵勾结的手笔。
许多南方郡国都隐约以他为马首是瞻,他也一直在暗中串联各方。
他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帝子不帝子的名头,更何况他是皇帝的亲叔叔,他的子辈也都和皇帝平辈,也没法接受这个什么帝子的册封。
总不能让他直接捧孙子上位吧?
反倒是皇帝这一分封,那些个本来已经暗中臣服于他的藩国也都暗暗起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