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会是什么反应,皇帝自己能接受吗?
但这话她自然不能说。
只能让李逸自己去处理。
正说间,忽然外面有人禀报。
“陛下,李总管的队伍已经到城外三十里了。
除了李总管之外,还有冯晴将军,褚长寿将军和李万年将军三位,以及三万上林卫押送的大量俘虏和缴获。
京城百姓听闻之后,竞相出城迎接。
大将军和兵部尚书赵赫赵大人询问,陛下是否也要出城相迎?”
玉靖听到这个禀报迅速的从纠结中挣脱了出来,迅速的转变为一名合格的皇帝,振奋的起身道:“马上安排车驾,朕要出城三十里迎接凯旋的将士!”
“喏。”
黄门官立刻应喏而去。
很快车驾就安排妥当。
皇帝来到宫外。
百官也早已在等候了。
其实说是百官,但真实数量其实已经只剩大猫小猫三两只了。
而且多是五品以下的小官,还有一些清流文官。
勋贵和真正的大员早就已经跑光了。
丞相和三公不说,就是六部尚书也只剩下赵赫这一个新上任的兵部尚书。
也幸亏赵赫从雁南关被赶回来之后,被皇帝随手安排了一个兵部尚书,不然六部堂官就彻底挂零了。
不过此时,所有人都很兴奋。
他们原本都是边缘人物,要么是没机会跑,要么是跑不掉,除了少数主动自愿留下的。
大多都是不得已才留在京城的。
原本都以为这一次大概是要一死殉国了。
却没想到形势居然来了个惊天翻转,这下可太好了。
现在整个朝堂都空了,多少位置都空出来了。
这下等朝局稳定了,这些空缺难道不用人去填吗?
那到时候用谁,除了我们这些临危不惧的忠臣还有谁?
尤其是赵赫,本来只是禁军一个挂名傀儡的都元帅。
投靠皇帝之后,连都元帅也没了,随手给安排了一个兵部尚书,连他自己也没当回事,反正也干不了几天了。
却没想到这下真是赚大发了。
别人还只是有机会,他这个二品大员可是坐定了。
而且他这个兵部尚书还是大战之前上任的,这么大的胜利难道没有他这兵部尚书一份功劳吗?
青史不得记上一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