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说话,是因为他们知道,这样争执与他们无关,反正也轮不到他们去出这个风头。
但是其背后所代表的利益就和他们有关系了。
宁南王一心只想着北伐当皇帝,却根本没注意到自己的基本盘正在变得复杂分化。
不过远在京城的李逸却早已经预料到了这种变化。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不管是宁南王也好,还是其他诸侯也好,虽然他们的野心不小,但究其根本,他们本质上也是以区域为划分的地方势力。
他们的基本盘也必然就是本地的世族豪强势力。
正常来说,只有他的力量发展到了新的区域,才会有新的势力加入。
这种矛盾才会逐渐出现。
但因为李逸在京畿以及雁北三洲,大量的驱逐世族与勋贵。
然后又在法理上,摆明车马炮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些世族豪强的敌意。
虽然这么做的本意是为了纯洁自身,在内部统一思想,明确立场。
让天下百姓知道朝廷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避免到时候朝廷帮着老百姓清楚压在他们头上的大山,结果老百姓却不理解,甚至同情那些压迫他们的人。
甚至还会被曲解为昏君奸臣残害忠良,贤达。
但是却在客观上,加速了各方势力膨胀与复杂化的进程。
不过这就与他无关了。
甚至对于这场大辩论最终谁输谁赢,他也不太关心。
因为只要老百姓在这个问题上开始思考到底谁对谁错,他就赢了。
因为那些人的存在根基就是他们的“绝对正确”,不容置疑。
只要绝对正确不再绝对,不容置疑开始被质疑,那么他们的完蛋就是必然。
因为老百姓只要一思考,他就必然能够感受到自身的切身利益与感受。
这才是他发动这场大思辨的根本目的。
也是那些所谓的贤人们为什么总要百姓放弃思考,总要愚民的根本原因所在。
至于辩论的结果,他依旧会参与,但却不需要关心了。
可惜当今天下,似乎暂时还没有人能明白这一点。
或者明白也没有办法。
大势一起,无人可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