诧异,古来所谓圣人行教化,不正是移风易俗吗?
从上古巢皇教先民建居所,使百姓不必与百兽争穴。
又有燧皇教万民熟食,使我诸夏不再茹毛饮血。
而后有三皇治世五帝定伦,凡新时代必然先从移风易俗开始。
如果我大乾新朝,欲开辟新时代,若是不能使百姓移风易俗,新时代从和谈起?”
说这话的居然是柳万权。
虽然他有些懊恼,这样的提议居然不是自己提出,或者宣教司之手,但是作为宣教司的主官,他一眼就知道这件事是必须要做的事。
而且这小子现在居然也会引经据典,之乎者也了,看起来成长也不小。
其他萧大光,杨更年等一众少壮派也都纷纷表示支持。
以冯毅为首的一众老成派,虽然仍旧觉得不妥,但是他们却到底没有少壮派的锐气。
而且也没有那些清流文官的顽固。
当即便也不再争执,只是朝玉婧和李逸道:“老臣等还是觉得有些不妥,不过具体还要看陛下定夺。”
玉婧本来没有在意这种事。
她毕竟还是受传统教育成长起来的皇帝,虽然受李逸影响不小,有了一些民本的思维。
但在她心目中,还是觉得只要能让百姓吃饱饭,支持朝廷,具体的说,忠于她就够了。
这个章程上的东西,有一些关乎民生的,比如预防疾病,比如安全烧煤,这些她觉得重要。
有些她就觉得没那么重要了,比如一些民风民俗的东西,什么婚葬礼仪之类的,还有婆媳这些东西,她就觉得这不该由她一个皇帝,或者朝廷来管了。
而且提出这个章程的凤钰年对李逸的那份小迷妹的感觉,也让她有些不舒服。
更重要的是,今天召集群臣来,本来要谈的事重点也不是这个。
不过柳万权等人的话却让她也有些在意。
大乾要想开辟一个新时代,似乎确实要从移风易俗开始。
而且李逸总说要解放生产力,这似乎也要移风易俗。
想到此处,她不由看向李逸:“李逸,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