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了齐温,曹林穿过村庄,一路往远处的一座山岗走去。
闲暇时间登高望远也是一件美事啊。
从山体上寻路往上走,曹林也走的十分稳当,行至半途,曹林发现一个道人正在伐木。
曹林想上前搭话,于是走近道人身边,问道:“敢问道长为何在这里伐木?”
道人停下斧头,转身看了看曹林,于是恭敬说道:“居士安康,小道寓所正在这山后面,因庙中需要柴火,所以在此伐木。”
“喔,原来如此。”曹林点点头。
“只是不知道长庙有何名?”曹林又问道。
道人单手结印,对曹林说道:“好叫居士知晓,小道寄托在勿生庙中。”
“勿生庙。”曹林点点头,脑海里出现了勿生庙的信息。
据记载,勿生庙是在几百年前的前朝建立的,当时的庙主是叫忘死真人,修为有七十级灵士的高度,他还精通符篆之术,常常为平民百姓书写镇宅安穴的符篆。
“不知忘死真人还健在否?”曹林问道人说。
道人微微一笑,说道:“居士玩笑了,我开庙祖师已经是三百年前的人物了,自然是羽化登仙去了。”
“呵呵,”曹林轻笑几声,说道,“我听说王庭里还有几百岁的老怪物,以为贵庙也有。”
道人摇摇头,说道:“我家已经一百多年没有出过祖师那样的人物了,实在是太惭愧了。”
曹林刚想点头示意,忽然想起这样似乎不太礼貌,于是在心里点头,并说道:“道长不必惭愧,贵庙传承数百年自然是其中有道理在,何必妄自菲薄呢?”
道人打了个稽首,然后开口说道:“居士说的是,小庙里庙主修持的符篆之术还是远近闻名的。”
“喔?不知能否带我去看看?”曹林来了兴趣,对道人说道。
“自然可以。请随我来。”道人说道。
就这样,道人在前方带路,引着曹林往山岗的背面走去,曹林和几个差役跟随在后方,一行人慢悠悠的在走路。
走到山岗背面,曹林远远的看见一座庙宇的屋脊矗立在山巅的丛林之中,那屋脊七彩宝顶,煞是美观。
又寻着山路往上,到了庙前,只见庙门额上的牌匾上书写着勿生庙说颗大字,笔法浑若天成,美轮美奂。
庙门两边还有两根立柱,左书:上清无为借假宗,右书:修真扶符忘死道。
“真是好气派啊!”曹林举头说道。
领头的道人转回身来,笑道:“居士夸奖,只是寻常庙宇而已。”
曹林收回目光,说道:“说什么夸奖,实在是美轮美奂啊!”
“呵呵,居士何不入内一观?请。”道人伸手虚引说道。
“好!走。”曹林铿锵有力的说道,率先进入勿生庙。
大门敞开的勿生庙中,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口大鼎,鼎内香火旺盛,明显时常有人添香敬火。
目光越过大鼎,广场的大鼎后便是一尊大殿,殿名太清殿。
走进置放大鼎的广场,曹林左右扫视了一下四周,身后是庙大门,左边是一个演武场,右边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身前自然是太清殿。
看完后,曹林对道人说道:“看来贵庙现在是以武立庙的啊!”
道人微微躬身说道:“惭愧惭愧,祖师的大法没有留下来,仅凭符篆实在不足以应对庙里庙外诸多杂事,所以庙主才劝师兄弟们修习武艺,以图自保。”
“嗯,”曹林微微点头,算是肯定了道人的说法,不过曹林又问道,“不知这演武场从前是做什么的?”
“原先是庙主传授符篆的道场。不过符篆难成,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弟子愿学了,道场故而改成了武场。”道人如实说道。
曹林扯了扯嘴角,这勿生庙还真是破落了,居然从一个道门变成了武学门派,不是说武学门派有什么不好,只是祖师传下来的基业,现在面目全非,真是……真是有失体统啊。
这时,太清殿里走出一名老者,老者身后还跟着一个扎丸子头的道童。
老者看了看广场上的众人,然后便对道人说道:“泉冠,这些客人是?”
陪在曹林身边的道人道号正是泉冠,他回应老者说道:“庙主,这些客人是来求符的。”
“哦?既然如此,那就进来吧。”老庙主对曹林等人说道。
“打扰了。”曹林抱拳对老庙主说道。
随老庙主进入太清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