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刘彻命人修了这么多年的茂陵当然没有那么差。
只能够说人心不古、世风日下!
即使史书上明明白白的记载了这么多关于茂陵的盗墓事件,但谁又知道茂陵主墓完好的那万分之一的可能性没有可能发生呢?
【昭陵就讲到这里,其他的关于唐陵也不多加讨论了。】
天幕以一种不紧不慢的语气结束了今天的直播。
李世民看着天幕结束了今天的直播不知为何有一种松了口气的感受。
同一时间
赵匡胤倒是希望天幕能够多说一说他大宋的事情,好的坏的都行!
“也不知道天幕会不会讲到我大明来。”
看着恢复平静的天空一向自信的朱元璋语调带着点期待与忐忑。
享受着貌美宫女伺候的乾隆,摆摆手“我大清的皇陵安全着呢!”
【中华上下5000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秦、汉、隋、唐、宋、元、明、清这些都是鼎鼎有名的皇朝。
前面已经说过秦、汉、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陵墓,但由于历史上有名的皇朝、陵墓众多,也不好一一叙述。
因此之后我会在明朝和唐朝当中挑出两个最具有代表性的陵墓讲讲就彻底结束本次的彩蛋。】
【首先就说明朝,明朝最为著名的是朱元璋的明孝陵,还有埋葬有朱棣的“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并不是指明朝的第13座陵墓,而是指有13座皇陵的统称。
既是一个整体,但各陵之间又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位,每座陵墓都分别建于一座独立的山头。
有十三座皇陵彼此相依,形成了陵寝建筑群。
不过今天要讲的既不是最著名的明孝陵,也不是明十三陵这个整体,而是其中一座陵墓的故事。】
【这座陵墓叫做——定陵,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哈哈,和这一整座墓葬群的名字倒也有缘。】
【之所以要讲定陵,主要是因为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
【关于明定陵的背景成就、内含的珍宝也不多加说明了,直接进入正题——为什么定陵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挖掘的陵墓?】
【在大明几百年后清朝破灭,封建帝制退出历史舞台,经历了种种艰辛后,一个全新的不同以往的国度诞生了!】
大明洪武年
“清朝!”
“一群祸害!”
“呵,鞑子异族,看起来也不过如此。”
朱元璋讥讽道。
“也不知道我大明到底存在了多少年?”
朱元璋不想再这清朝身上多加浪费心力,转而看着“几百年”这个字样苦恼起来。
“这两百年年可以说是几百年,九百年也可以说是几百年。”
朱元璋暗自思忖。
至于上面说的十几位皇帝,在朱元璋看来那不具备参考意义。
毕竟这皇帝嘛,万一换得很频繁呢?
反正他已经知道自己的皇陵完整的很,对于自己皇陵具体的情况。
谢谢!
朕很清楚,天幕就不用讲了。
汉初
刘邦以手扶头,不着形象的倚在桌案上,语气艳羡的看着天幕:“这大明运气怎么这样好?”
“不,应该说怎么就我大汉这么倒霉!一个两个的没几个人的陵墓是好的。”
刘邦在心里面默默补充道。
【它就是后世的——中国。
那时候的一切都是百废俱兴当中,考古的含义也从外国流传进来,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可能是单纯的想要进一步解释大明的历史?
也可能是为了立一番的功业?
反正在1955年吴晗先生向国务院发出了一封报告,内容很简单——为了解明史诸多疑难,请求开掘明长陵。
于是一场浩大的考古运动就此发起。
但为什么明明是计划开发长陵,我说的却是定陵呢?】
【这件事情说起来朱棣你可要好好的感谢一下你的后辈子孙朱翊钧。
可能这就是所谓的感天动地“祖孙”情吧?】
偌大的宫殿内一时之间陷入沉默。
“……”
“怎么会是老四!”
“朕的标儿呢?再不济还有皇长孙!怎么也不会是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