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晋武帝时的某天,豫章城之北的洪崖丹井上空突然出现了火流星。
在田地劳动的人们,只听天空传出尖锐刺耳的呼啸声,眼见一个大火球,散发着金黄色的光芒,拉着发亮的尾巴,像箭一般地掠过长空,往西方飞坠而下。火球的光亮照的天空一片血色,世界末日一样。目睹这一切的人都惊呆了,这是怎么了?犯天条了?有人觉得身体抽筋,动弹困难,张开嘴大口喘气;有人撒腿就跑,妈呀!太阳从天上掉下来了;还有人跪地求拜,大慈大悲,希望灾难不要降临。火流星的过程是短暂的,但是留给人们的惊恐却是重大的。
火流星被称为“贼星”,是不好的天象,属于凶兆,大大的凶兆。人们忧心忡忡,这个凶兆会应验在哪里呢?
这时,居庙堂之高的贵族们又在干什么呢?车骑将军贾充生活豪华,常在家里宴请宾客,每次宴请宾客的时候,他的女儿贾午都要躲在帐后偷看。韩寿也经常收到邀请,到贾府参加宴会。此人容貌俊秀,举止也潇洒。
躲在帐后偷看的贾午对韩寿倾心不已,便暗中与他来往。
当时,西域进贡了一种奇香,香味奇特,香气经久不散,晋武帝把它当作珍贵之物,赐给了贾充。
贾午从父亲那里得到了这种奇香后,满心欢喜,暗中又把它赠给了韩寿。韩寿的同僚觉得韩寿身上的香味奇特,便在贾充面前称赞韩寿所用之香。贾充想,这种奇香是皇帝把它当作珍贵之物赐给自己的,怎么到了韩寿手里?贾充便怀疑韩寿与其女私通的事。
但是,贾府把守很严,不知道韩寿是从哪儿进来的。于是有天夜里,贾充假装惊醒,喊道:有贼进来了。贾府的家丁们便沿院墙查看,下人们回禀:没有发现盗贼,只是东北角好像有狐狸洞。其实这就是韩寿偷进贾府的地方。
贾充拷问女儿的女仆,终于得到实情。但是,家丑不可外扬呀!贾充把这件事隐瞒了,并把女儿嫁给了韩寿。
这就是“偷香窃玉”的故事。这个事情成了长安贵族们的笑谈。慢慢流传到了市井,人们又把它当成了男女偷情的美谈。
天现火流星属于异常天象,是大事情。豫章太守不敢怠慢,赶紧上报朝廷。朝廷没有回复,也许不愿管地方上的这些事情。豫章太守见朝廷不回复,也就不管了,由它去吧!在这个多事之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晋武帝后,司马家族发生了争夺皇权的大内讧,出现了“八王之乱”,朝廷的根基彻底被动摇了。北方胡人纷纷南侵,逐鹿中原,在胡人的铁骑下,万民如刍狗,天下大乱。公元317年,西晋政权灭亡。西晋自武帝开国,传三世,凡四主,到愍帝灭国,共计五十二年。后司马睿南渡,在建康建立后晋政权,史称东晋。司马睿为晋元帝。
豫章城之北的洪崖丹井,据传为黄帝的音乐大臣伶伦修炼之地。由于伶伦为中国古代音乐的始祖,声名远扬,其修炼之地洪崖丹井,也被后人视为灵迹。
晋惠帝时,有一位年轻人名叫郭珲,因慕伶伦之名,来到了洪崖丹井隐居习琴。
不知不觉十多年过去了。郭珲的琴艺有了很大长进,出了名,成为了琴师,人们都很尊敬他,称他为“洪崖琴师”。人有了名气,就会有责任,不得清静。琴师郭珲也是这样,时不时就有人上门拜访,找他学琴,或论道。
这天,又有客人来拜访,说是来学习的。琴师郭珲引他来到洪崖丹井瀑布泉,面对瀑布坐下。
客人问“礼”和“乐”。
琴师郭珲说:礼以道行,乐以道和。礼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乐可以中和人们不同的声音。
客人又问“乐”和“道”。
他说:天籁之美在于声,天乐之美在于和。天籁到天乐,为道也。
客人再问古代商周的礼乐。
他说:古代的礼乐总是让人敬仰的。所以,孔子这样的贤人也以周朝的礼乐为规范。
客人是个儒生,听到孔圣人的大名,肃然起敬。他不再问了,既然孔子以周朝的礼乐为规范,他们这样儒生从之就行,何必多问!于是望着瀑布,从心里敬仰孔子。
琴师郭珲手抚瑶琴,轻轻松松地弹起了一曲《流水》。琴声悠扬,和瀑布流水交织在了一起,很有情致。有鸟儿飞过,像是受到了琴声的感染,也停下在树梢。抚琴人的手感很好,不轻一分,不重一分,琴声似流水,流水似琴声。
客人在心里敬仰孔子,又耳听琴声,心灵有一种升华的感觉。这个洪崖琴师不简单!这个儒生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