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如今三条商路确立,货物变多,家中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于是乎,赵百川家就被很不客气的杨霖当成了小作坊。
月明高亮,繁星群现。
赵百川按照要求,刚在院中搭好一圈围台。
随后就被喊着将煮好的焦糖瓜子搬出来,均匀铺在围台之内。
覆上铁皮,再撒一层烧好的木炭,三百斤瓜子算是处置齐活。
“这么多瓜子,咱得卖多少天才能卖完?”
赵百川抹了把汗水,心里有些没底。
杨霖说道:“一天要是卖不完,我就跟你姓。”
“乖乖,这得老鼻子钱了!”
现在他对杨霖的话有一种谜之相信。
无论是之前斗鸡,还是今天所见所得,最起码都没骗自己。
墙角堆着整整五大袋子山货。
贫苦孩子早当家,滋要能赚到钱,就会给家里减轻不少负担。
所以五人下午卯足劲,整整采了二百三十斤!
杨霖将之全部倒出,将蘑菇种类分成一堆堆晾着。
“晚上别睡太死,要是刮风下雨,记得找东西盖好。”
“你放心杨哥,就算我出事,这些货也绝不会出事!”
......
回到家中,常支书正跟杨开山喝着小酒。
桌上摊开一幅白描的杨家集村地图。
常支书招呼手道:
“快来选块宅基地,我好报给公社。”
杨霖这才想起要起婚房的事情,赶紧落座。
认真思考许久,他选中了一块距离后山较远,但跟村里不算近的地皮。
“你小子傻啊,这么多地方,偏选块后山的盐碱地?”
杨开山点上一杆烟枪,吞云吐雾道:“村东进村的那块地不错,人家也多,还能翻块菜畦种菜。”
常支书深以为然,“那边还空着三分地。”正要画圈——
杨霖开口说道:“还是选后山那块吧。”
“我谈成了个给城里送山货的买卖,后山地方大,到时候在院子里晾晒山货也方便。”
一听这话,杨开山顿时就不说话了。
差点忘了,自家小子做的买卖多半见不了光。
村东人多眼杂,万一被眼红的给举报了,就是个天大的麻烦事。
常支书微微一愣,旋即笑道:“怪不得最近老往城里跑,原来还有这么一条门路!”
“正好后山荒地多,我做主给你批个两亩半地。”
说着,他在尽量靠近村子的位置画了一个圈。
“半亩宅基地,两亩院子,足够大了吧?”
“谢谢老常叔。”杨霖笑着点头。
倒不是他怕被人举报,而是纯粹的想要清净。
等到改革全面放开,自己注定要去城里大展拳脚。
选的位置再好,也不过是个暂住地而已。
倒不如选个安静地,免去邻里琐事的争吵麻烦。
何况就宋映雪那副温柔脾性,也无法在那些长了八张嘴的村妇口中占到便宜。
待到常支书离开,杨开山关上门,道:
“送山货这事没问题吧?”
杨霖笑道:“干干净净,谁也说不了半点风凉话。”
“那就好,最近你老往城里跑,别人可都看在眼里呢。”
“放心吧爹,退一万步讲,真出了事我也有办法自保。”
“嗯,你自己看着来,爹不懂也不会管。”
杨开山敲到烟灰,最后说道:“只是千万不能作奸犯科,要不然我饶不了你!”
一夜无话,第二天杨霖起了个大早。
来到赵百川家,将睡如死猪的他直接扇醒。
随后一个忙着炒制百味酱,一个忙着称重装瓜子。
上午十点,石山饭店后门外。
黄诚递出总共315块,随即歉意道:“以后咱就在后门交货,免得人多眼杂。”
杨霖收下钱,灿烂笑道:“能赚钱,我还在意什么前门后门?”
山货价格浮动在两毛至四毛间,黄诚给了个五毛整数。
二百三十斤山货,总共是115块!
离开饭店,杨霖正要去石山中学摆摊卖瓜子。
就在这时,一个身着橄榄绿制服的公安跑过来拦下来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