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王氏得知用料这样足后,倒没别的话好说。
“做都做好了,按着你的身量做的,你不穿谁穿?”
叶老头也眉开眼笑:“咱们一走出去,我那族弟他们就该羡慕了。”
叶芳越发有了信心,匆匆做好了饭,又赶紧去喂了猪,带着桃丫又往周氏家里去。
“倒也不必这样着急忙慌的……”王氏嘀咕着,“要不,咱们也出去溜达一圈?我觉着,这手炉也不必拿了。我穿着这衣裳,手也暖烘烘的,一丁点儿都不冷。”
老两口把门关好,也一同走了出去。
如他们所料,一路上都有人看,还有人问。
“叶叔,你这衣裳做得真好,铺子里做的?”
“哪是铺子里做的?是我家闺女芳儿做的,极暖和呢。”
“竟是叶芳做的,我还想着照你这个样式买一套给我爹呢。”
王氏听着,心里一动,她这两日听着叶芳的嘀咕,似是想靠做衣裳赚银钱。
“刘家媳妇,你要做衣裳,又忙不过来,不如让我家芳儿给你做。衣料棉花你自个儿准备好,给点辛苦费也就罢了。”
刘家媳妇抚掌:“那敢情好,婶子就是给我留面子,我哪儿是忙不过来?实在是我手头上功夫不好。哪像叶芳这手艺,这针脚细密得,又笔直!这得要多少功夫。叶芳在家不?我得问问她,多少辛苦费合适?”
“刘家媳妇,你瞧瞧我这一身,棉袄用了二斤六两棉花,棉裤还没算,你自个儿也估摸着去买。”
“如今这棉花什么价了?”
王氏一时噎住:“我忘了问,你们谁知道棉花什么价了?”
“总得一百二十文往上了吧?”
刘家媳妇也叹了口气。
冬日里做棉袄,可真是一大笔开销。
但好些年了,也该做一件新的了,否则这冬日难熬。
“成,婶子,那你和芳妹子说一声,我去买布料和棉花。”
老两口原本只想出去蹓跶一圈,哪知竟然接了个生意,忙折身往叶二家去。
“芳儿,老二家的。”
王氏一进院子,就喊了一嗓子,倒把周氏惊了一跳。
周氏与叶以欣对视一眼,这缝纫机怎么办?
叶以欣轻轻摇了一下头,示意不必收起来。
在叶芳这里都轻松过关,王氏只会更容易接受,只是瞅个稀奇罢了。
老两口走到屋子里,周氏招呼着:“爹,娘,你们过来看。”
“这就是那缝纫机啊?”
令周氏没想到的是,王氏自来熟地站到旁边,还给叶老头解释:“你快瞧瞧,芳丫头说这缝纫机的时候,我还在想着,有啥好稀奇的,怎么可能自己去缝线呢?这样一瞧,竟果然如此!”
原来叶芳已经透过底了。
周氏和叶以欣都放下心来。
叶老头倒问了一句:“哪儿买的?得不少银钱吧!真是稀罕。”
周氏含糊了两句,大致意思是这在府城都是稀罕货,托人好不容易买到的。
“人人都道我叶家背靠同知大人,这么一看,可不就是吗?”
叶老头极为满意,自动设想成是托了同知大人的福。
周氏也不解释,不然怎么说得清?
就让大家都这样认为吧,省去了多少麻烦!
“难怪你说快,这可真快。就这样踩一踩,对准线,不就缝好了。”
叶芳一听王氏说得这般轻易,又不服气了:“哪有这么容易?这也是门技艺。”
王氏被她说得直笑:“你老娘知道呢,这可是一门技艺!”
桃丫欢喜地笑:“外婆,娘正在给我做棉袄呢,红色的,真好看。欣姐姐还说,让娘给我做一件斗篷,什么是斗篷呀?”
“哎哟,我的桃丫那可美上天啦。”
王氏好言好语哄着桃丫,让这小丫头更为高兴。
叶以欣拿着一些绒毛给王氏看:“阿奶,给桃丫做件斗篷,缀上些这绒毛,可好看了。”
王氏看着稀奇,连连点头。
其实这绒毛是叶以欣从之前买的羽绒服帽子上剪下来的,是人工的,既好看,又不浪费。
用来做点缀可太好看了。
王氏见叶芳手里头忙活着,快要收尾的样子,便先不打扰。
老两口又去柴房看了下天花蕈:“这冬日里,竟然还长这菌子呢,真是稀奇。这在冬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