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上都是各个单位负责信息安全的部门自拟“规定”进行管理。
这又给了下面很大的空间去进行“层层加码”……
而那些做“安全技术”的厂商,也是各执标准,自己找人……
那这就为权力寻租和贪污腐败提供了土壤……
并且,“信息安全重于泰山”这句话,也如此冠冕堂皇!
拿出来做幌子,也让人找不到反驳的点啊!
“企护信”就是这样钻了空子!
发展才不过短短4年,就已经有“3000万”(30亿)的体量了,成了个庞然大物。
不过,吴雄飞是知道“企护信”这家公司的“流氓套路”的……
反正现在他有系统的加持……
先把那位美丽的林紫竹姑娘追到手,再找个机会,腾出手来顺道把“企护信”给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