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汉朝二三事儿 > 第85章 太子之争(二)

第85章 太子之争(二)

叔孙通,太子太傅。所谓太子太傅,即是太子老师的意思。

叔孙通是一位顶级的人才,是汉朝礼乐制度的制定者,所以,我们不得不浪费一点时间,先介绍这位仁兄的生平。

叔孙通原是秦政府的待诏博士,古代的博士虽然不是现在的博士,但也是要求非常严格的,需要很高的文化才能担任的,因为博士的任务是负责给政府出谋划策,大概相当于今天的政府顾问。

在大泽乡举事之后,天下陷入了动乱。博士们接到了一个任务,他们被秦二世集体召去商议国家大事,秦二世当场问了博士们一个问题:

“大泽乡的动乱,诸位博士们怎么看?”

博士们对这等大事早就研究得十分清楚,于是纷纷表示:

“这些人正在谋反,请陛下马上派出大军征讨他们,治他们的罪。”

秦二世听了摇了摇头,面露怒色。

叔孙通是一位善于察言观色的人,他看出来秦二世的意思,于是顺水推舟说了这样一番建议:

“这哪里是谋反,陈胜吴广不过是一帮鸡鸣狗盗之徒罢了,何足挂齿,我大秦自有天佑,一定无恙,请陛下放一万个心。”

叔孙通这一番话说完,秦二世很高兴,博士们却都懵逼了,我们之中怎么会有如此厚颜无耻之徒?

但是,很快他们就知道原因。

博士不是这么好做的,尤其是作为政府的顾问,他们提建议的对象不是普通人、女明星、煤老板,建议没有被采纳,最多拿不到酬劳。

问题在于,他们提建议的对象是皇帝。

要是建议提好了,升职加薪,富贵随之而来;要是建议提得不好,那是要治罪的,打入大牢是小事,搞不好得人头落地。

所以,叔孙通的建议提得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得让秦二世高兴。

果然不出叔孙通所料,他的谄媚提议马上得到了秦二世的重重奖励。

而那些说陈胜吴广造反的博士们,运气就没有那么好了。他们说了真话,却得到了在秦二世看来他们应当得到的惩罚——妖言惑众,全部打入大牢治罪。

由此来看,叔孙通是一个善于谄媚领导的小人。

不管怎么着吧,叔孙通确实躲过了一劫。所以就有人去质问他,你丫的作为读书人,礼义廉耻没有就算了,怎么能说假话?

叔孙通摇头大笑:

“我不这样说,哪里还有命活着回来,我不过是随机应变罢了,做人不能太书呆子。”

逃出生天后,叔孙通明白自己说的是假话,迟早是要完蛋的。所以他马上逃出关外,前往楚国投靠项梁,参加了革命工作,后来又辗转到刘邦的军下。

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叔孙通接到了刘邦下达的一项任务,负责制定汉朝的礼仪制度。

关于礼仪制度的制定,其实也有一番趣事。

因为刘邦是粗人,没什么文化,他对于之乎者也这套东西不甚感冒,当然也很讨厌秦朝那套繁琐的礼仪制度,在刘邦看来,要是按照秦朝那套制度办事,简直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所以,在汉朝建国后,刘邦把秦朝的制度全部废除了,当然也包括礼仪制度。

从此,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什么都不用遵守,刚开始,确实让刘邦觉得很爽,太自由了。

但很快就出了大问题。

没有了制度的约束,群臣们就无拘无束起来:

这些人在朝堂上喝酒猜码,喝多了就有人就斗嘴,各种糗事全部给你抖出来:

比如,领导当年逃出彭城的时候,直接把儿子踹下了马车。

又比如,领导当年在沛县吃饭都是吃的霸王餐,差点把某狗肉店老板都吃破产了。

干完嘴仗还不过瘾,这些人干脆在朝堂上拔剑斗殴,杀得天昏地暗。

不甚其扰,不甚其扰啊!

刘邦虽然没有文化,但他不是傻子,终于意识到:

这样是不行的,这样闹下去,闹出人命倒无所谓,关键是成何体统,何以治国?

叔孙通看出来刘邦的心思,于是独自一人来见了刘邦,并带来一句话: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刘邦明白了叔孙通的意思,两人相视一笑:

“好小子,这事就交给你办了,能搞得定吗?”

叔孙通回答:“没问题。”

于是,叔孙通就负责起汉朝礼乐制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