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周勃掌控了北军,但吕产依然把控着南军,再加上吕产还是相国,依然控制着皇帝和朝政,所以,陈平和周勃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这场政变的最后一个关键人物终于登场了,甚至可以说,他是除周勃外最关键的人物。
此人,当然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刘章。
陈平于是派刘章协助周勃去夺取南军的军权。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控制住皇帝,尤其不能让吕产见到皇帝,否则在尚未把控局面的情况下,吕产借皇帝的一道命令下来,我们遵从不遵从?
而不让吕产见到皇帝,最重要的是控制未央宫。
于是,周勃那边让曹窑给刘章带话,一定要牢牢守住未央宫的殿门,不要让吕产进入未央宫作乱。
刘章于是变成了这场政变的关键人物,事实证明,这个胆子极大、地雷阵都敢闯的猛男确实没让周勃和陈平失望,他以一己之力就屠灭了吕产。
而此时,悲催的吕产却还不知道他的弟弟吕禄已交出了兵权。
吕禄交出兵权的决定,并没有和吕产商量,也没有派人去通知他,不知道是时间来不及,还是被人控制了,或是干脆用吕产作为投名状,爱咋咋地吧,反正咱也不知道了。
吕产到了未央宫,想要入宫去面见皇帝,此时有一人在暗处偷窥着这一切。
没错,又是曹窑这哥们。这哥们真不愧一把偷窥的好手,吕产的阴谋在他那里全部变成阳谋,吕产要吃饭还是要拉屎,他都一清二楚。
曹窑马上警觉起来,吕产要是见了皇帝,我们的阴谋岂不是就会败露。
此时,皇帝依然是朝堂上唯一合法的皇帝,他的命令依然代表着大汉政权的最高命令。
曹窑于是又去找了周勃来商量。
周勃权衡了一下,认为当前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于是让大家保密,先不要放出诛吕的风声。
同时,周勃作出了一个极其正确的决定。
他派了1000多的士兵给刘章,让刘章以保护皇帝的名义去阻止吕产的觐见。
这1000多的士兵成为了这场政变的胜负手,确切地说,1000多人能成为胜负手,也从侧面说明吕产是完全是败在了自己的手上。
到了傍晚,刘章带着这1000人到了未央宫,此时吕产已经进入了宫中,并面见了皇帝。
情况危在旦夕,再迟一点我们都会变成谋反的逆贼,不行,现在就要干死他。
于是,这位胆儿极大的猛男也不顾三七二十一了,身先士卒带着士兵就冲进了未央宫,对吕产发动了军事进攻。
吕产这个倒霉蛋,史书并未记载他这次来面见皇帝,到底带了多少人来。
但从这场战斗的过程来判断,也许他就带了几位随身侍从,因为他面对刘章的进攻,根本毫无还手之力。
吕产很快败退,落荒而逃,在这种关键的时刻,突然天上又刮起了西北风。
刘季逃出彭城,靠的就是莫名其妙的西北风,如今大风再起,难道是天助吕产?
不好意思,同样是刮风,天选之子有如神助,丧家之犬则六神无主。
此情此景,侍从们全部吓尿了,这是天要亡吕了,于是,全部人都一个反应——束手无策,完全不敢反抗了。
吕产只能一路逃跑,逃到了郎中令的府中,刘章带人追在后面,很快也追到了府中。
“吕产,你的死期已到,快出来受死。”
士兵们把府里搜查了一遍,竟然没看到吕产的身影。
终于,有个士兵着急想上个厕所,突然开了门。
里面一个颤抖的人,他曾是帝国最高的领导人,说一不二,掌握着所有人的生杀大权。而此刻,落魄的他犹如流浪汉一般,唯有这一尺藏身之处。
终究,还是不能躲过屠刀的到来。
吕产把控朝政的时间很短,只有短短一个月,吕雉在八月初死去,吕产很快就跟着去报道了。
他的失败,很大程度是败在他办事犹豫不决,杀伐不够果断,败在他低估了人性的险恶程度。
也是可以理解的,一个人,没经历过战场的残酷厮杀,还整天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美好生活中,活在温室中的花朵,又怎么经历得了暴风雨的摧残。
但在吕雉一朝,各种阴谋诡计层出不穷,即使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啊。
吕产被杀后,吕氏的傀儡皇帝也害怕了,于是派使者带上符节去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