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校学科比赛,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在图书馆,在宿舍,都可看到埋头学习的人。
仇英姐弟与杜君伟既得到锻炼,又得了奖学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三分。
仇英多想跟亲人分享这份喜悦,她想了想,拨通林菲的电话。
林菲开始还担心仇英他们碰到了什么难事,后来得知是他们获奖了,自然是万分高兴,着实夸奖了一番。
仇英又给王老师、胡奶奶报喜,他们也是十分欣喜,都夸奖仇英姐弟有出息。
王老师还说:“我俩想来学校看看你们,你们要吃什么,我带上。”
仇英说:“不用带,学校饭菜很好,我们每天吃的饱饱的。”
“那好吧,以后有机会再见面。”
认识仇英姐弟的人也多起来,走在校园,不时有同学向他们打招呼,尤其是仇虎,更是得到金校长青睐!
金校长喜欢仇虎的聪明活泼又全面发展,他暗暗庆幸自己,当初听了王秀丹的举荐,让仇英姐弟来校读书。
对于他们的困难,金校长尽可能帮他们争取,让他们能安心学习。
事实证明,仇英姐弟进校后,的确不用为钱发愁,一心一意为参加中考、高一级的比赛而学习。
有一天放学后,仇英姐弟与杜君伟向老师请假外出去买文具,路过小吃街时,意外发现村里的陈俊宇大哥,在小吃街开了一家饺子店。
陈俊宇是仇虎的救命恩人,当年是他从河里救起仇虎。
仇英姐弟一直铭记于心,如今见到分外亲热。
只是俊宇大哥与他父母正在为生意清淡而发愁,无心聊天,仇英姐弟看出端倪,就在旁边吆喝,当起宣传员,杜君伟也帮忙吆喝。
路过的同学认出是仇英姐弟及杜君伟,纷纷掏钱买饺子,一时之间,饺子店里人多起来,路过的人见这边热闹,也过来买几只饺子尝尝。
陈俊宇一家开心忙碌,不一会,饺子全部卖完,可以提前休息。
俊宇坐下来,告诉仇英姐弟,农村里干农活,只能度个温饱,眼看同龄人成家的成家,创业的创业,他还一事无成。经过商量,他们在10月下旬进县城,在小吃街租了店面,又在附近租了一个房子。可因为竞争激烈,生意一直很清淡,像今天这样卖完,还是第一次。
仇英姐弟听着,又打量店里,饺子店里干净卫生,墙壁上贴着价目表与食品宣传画。出门看看,小吃街上都是面店、馄饨店、粉条店等等。这儿离他们学校不远,不时有走读生经过。
仇英问清楚,俊宇家的饺子店不仅有饺子,还有粥、面食,早中晚都营业,饺子馅有十几种,价格也适中。
仇虎明白姐姐的意思,也看好自己喜欢吃的饺子。
杜君伟见仇英刨根问底的,他有些看懂了,也随仇虎看着价目表。
仇英说:“俊宇哥,明天早上我们托同学来买饺子,你们不要担心,我们在学校里宣传,生意会好起来的。”
陈俊宇开心的说:“那太好了,我们的饺子一定用好的馅,包得好吃,你们放心。”
仇英他们回校后,先跟熟悉的同学宣传,向他们推荐陈俊宇饺子店,让他们去尝尝。
又联系走读生,让他们去陈俊宇饺子店帮自己带明天早上吃的饺子。
第二天早上,走读生带来了分袋装的饺子,仇英特意让他多买一些,让寝室里的人都尝一尝。
室友尝吃后,觉得饺子皮薄馅多,味道不错,价格也比食堂便宜点,决定明天也让同学带。
慢慢的大家都喜欢吃陈俊宇家的饺子、粥。
放假了。
回家前,仇英他们去陈俊宇的饺子店转转,想带些生饺子回家吃。
陈俊宇妈妈季岚芳一见到仇英,就拉着仇英的手,高兴的说:“你们来了后,生意兴隆,是你们带来好运,现在我们有稳定的客户,我们俊宇还想出促销活动。这个月盈利了,太感谢你们了!”
仇英拍拍季岚芳的手:“大妈,是你们诚信经营的好,我们只是帮个小忙而已,不足挂齿。”
季岚芳见他们背着书包,拎着袋子,忙问:“你们放假了?要回家吗?”
“嗯,放两天假,我想买30只生饺子回去。”
“好!好!有的,我拿给你。”
季岚芳忙着装饺子,仇英拿出钱付账。
季岚芳不肯收,说:“你们没收入,又帮了忙,这次就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