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他酒楼做出的总归是没有金玉楼的味道,只能算是金玉楼春饼的平替,但这就像是隔靴瘙痒,吃了其他人的春饼不满意,使得大家更想尝尝金玉楼的春饼到底是个什么味道。
而有幸吃过的,更是到处吹嘘。
虽有食客再三要求,但金玉楼一律回答,明年立春见。
也有不少人大骂金玉楼的老板蠢的要死,怎么连钱都不知道赚。
还颇有饥饿营销的意思。
但这些事情,只是后话。
此时的李晓夹着一个虾仁配上一筷子素菜卷成个饼递给了李玲儿,这种新奇的吃法引起了两个小朋友极大的注意。
不一会儿便跟李晓学会了包春饼,平日被李晓养得口味有些刁钻的李玲儿,都吃得小肚皮圆圆滚滚的。
立春过完十日后日后便是春节。
年二十七,街上的行人渐少,大多数人家该置办的年货已经置办完了,
“今年辛苦了。”李晓说完,给每个伙计一人封了个红包:“来年大家也加油。”
众伙计一掂手里的荷包,就知道里的东西份量不轻,个个都是面带喜色,恭贺了李晓来年发大财后出了店门。
送完伙计李晓这才与掌柜两人开始给店铺封门,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天空之中飘起细细的雨丝。
“东家。”掌柜用手肘推了推她。
李晓侧过头去看她,只见掌柜指了指右边,神情都变得不一样起来。
是李少阳过来接她了。
掌柜接过她手里的木板道:“接东家的人到了,只剩下一道门了,我来关好了。”
“还是一起……”
话音未落,李远儿已经从伞底跑了过来:“娘亲!”
李玲儿也挣扎着从李少阳的怀里跳了下来,直接抱着她的大腿,大有要当她腿部的挂件之意。
“李玲儿明明是我先跑过来的!”李远儿见李玲儿转眼就蹭到李晓怀里去了,甚是不平。
李少阳三下五除二帮着掌柜一起将门封好,那掌柜又是道了一声恭贺新年便走了。
一人抱着一个孩子,撑着两把伞,慢慢往坊里走。
路过坊门那处尼姑庵时,李晓抬首望向那棵巨大的树:“这儿的红绸不知有多少是终成眷属的。”
“总归有的吧。”李少阳沉默了片刻才答道。
年二八,洗邋遢。
年二九,把鸡杀。
转眼间,大年三十就来了。
李晓是被鞭炮声吵醒的,现在的鞭炮与后世的,相差无几。
天色灰蒙蒙的,李晓早早的起床,给两个孩子穿上早早做好的新衣新鞋,希望新年新气象。
虽然这种东西似乎有些封建迷信的东西与她这个未来的新人类有些不相符,但李晓仍真诚的怀着祈愿之心,希望这两个孩子一帆风顺。
院内的落叶已经被扫的干干净净的,两个孩子围在炉子前,试图给李晓的年夜饭大业,起上一点儿帮助。
李晓也丝毫没有客气,指挥着两个小朋友,时不时的拿根柴火投进灶膛,或是递个碗什么的。
当然,李少阳也别想闲着,虽然他不会做菜,但是他有一把子力气啊。
什么挑水洗菜,按照李晓的要求将菜切成合适的大小,这些活儿都被他干了。
厨房里一次烧着四个炉子,将寒冷的天气拒于门外。
屋外什么时候开始下起了细细的雪,屋内的人都不知道。
小泥炉上的水已经开了,李晓抄起个蒸架放在上面,将已经泡好的去骨去筋的鸭掌从盆子里拿出来,接着一片鸭掌一片火腿再加上一片焯过水的冬笋,用长长的海带丝捆好放在盘子里。
盖上锅盖小火慢蒸,一个小小的蒸锅不一会儿便香气四溢。
当然,代表着年年有余的鱼自然也是不能少的。
李少阳剑使得好,自然鱼也杀得不错,一只鳜鱼洗净后清放姜黄酒去腥后腌制几分钟清蒸。
家里只有四个人,李晓想菜单的时候便也没有安排那么多,一来天气冷,做好的菜还是趁热吃,二来她小时候最烦过年初一到初七都吃的年三十的剩饭,为了明日能吃新鲜的,她决定不要做太多。
一家人齐心协力,不到两个时辰,年夜饭便做好了。
天上正下着雪,外面昏暗的很,吃饭的时候也不知是夜里还是白天了。
没有那些繁琐的细节,桌子上的饭菜还是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