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少年毫不忸怩地应下。
说来,他们是前后桌同学,相遇后同行,本也正常。
“你刚才念的那句话,”两人漫步走了一段距离后,少年出声打破了彼此间的沉寂,问起这个好像是活在独自一人的世界里的女孩,“是有什么典故吗?”
夏无争答道:“是诗人李白的名句。”随即问了声,“柳君懂中文?”
“只是初学。”柳莲二坦言,“中文很复杂高深。”
“不过对柳君而言,应该不成问题。”这是少女的肺腑之言。
昏暗夜灯下,少年的唇线似乎弯了一点:“夏桑恭维了。”
“不是恭维……”夏无争也懒得为这样的问题争辩,转而继续问出疑惑,“柳君为什么想要学习中文呢?”
“中国文化,尤其中国古代文化,对日本古典文学有很深的影响。”少年如是回答。
“了解了。”少女悠然一笑,“柳君对古典文学的钟爱和研究,确实众所周知。”
“夏桑在古典文学上进步得很快。”是平平淡淡的一句称述。
大概是说话人成熟稳重的性格,也或者是比许多成人还要挺拔的身躯,在这样的夜晚,给女孩一种同龄人的错觉,于是最初的尴尬过后,话题一打开,聊天也变得流畅自然了。夏无争轻声说道:“因为有八分之一的日本血统,所以从小被要求学会基础的日语……后来与这边有些往来,学得就深入了些。”顿了顿,言语带着一丝笑,“一开始国文课真是很头疼,好在我记忆力不错,死记硬背几遍,慢慢也就懂得了一些。”
“夏桑的记性很好,高出平均水平25%以上。”
少女闻言失笑了:很经典的数据男的说话风格啊!不知道是否错觉了,少年今晚的语调,比寻常多了些许轻松。
作者有话要说:
☆、第九章:过渡
在箱根度过的最后一晚,是令人愉悦的——如果在最后,没有一群网球正选们非常不高明的跟踪,或可以称得上完美吧!
想起那样鸡飞狗跳的场面,少女的心中不由莞尔。虽然少年们的世界与自己无关,但是那种维系前世今生的隐秘羁绊,还有他们蓬勃的生命力,都让人淡淡地感动着。
离开箱根后,原本去神奈川的计划被东京的一通电话临时打乱了。
夏无争迟疑地接过瑛子阿姨递来的航空邮件:“……我的?”
瑛子阿姨爱怜地看着女孩:“应该是你中国的朋友写的吧,这么久没见,肯定很想他们吧?”说着,妇人也不免叹息了。
拿着信件回房,少女莫名觉得心悸,一时间竟没有勇气拆开信封,来自国内的问候,她能想到的第一个人……
既然瑛子阿姨是真实存在的,那个人想必也同样出现在“夏无争”的人生中吧!
一种罪恶感,油然而生。因着重生后的十几年里,竟然将他渐渐淡忘;也因为这里的人,想要赋予的关心,并不属于真正的自己。
到底无法逃避。夏无争拆开信,全然在意料之中,是那个人写的,洋洋洒洒几页纸,表达了担忧、关心、抱怨与……挂念,只是十五岁的青少年,措辞与表达不如记忆里的坦率与成熟,带着青涩的别扭。信的最后,是对自己可能收不到信的担忧,以及一串号码和一个MSN账号。
盯着信头亲昵的“阿妹”二字,少女的目光渐渐迷蒙空茫,一个名字从舌尖悄然滚落:“魏然……”片段的青涩记忆从尘封的岁月被挖掘出来。
抱着往事辗转一夜后,夏无争揣着信件赶往神奈川,然后又踌躇不定,到开学前一夜终于登上MSN,发送了好友申请。
当时魏然不在线,让女孩一时松了口气。然后在有意无意地忽略下,开学的第一周都快结束了,她才猛然想起一位故友在等待着自己的消息,小小内疚着,打算当晚就上线,不料计划不如变化快,一个突如其来的、令女孩略感诧异的求助电话,让她再度忘掉这件事。
周四的黄昏,夏无争在公园锻炼完身体,正要回公寓时,忽然接到竹宫美奈子的来电,电话那头,一贯温柔的嗓音此时显得凌乱,被强压下的哽咽声中是些许的歇斯底里。对女生想到自己感到微微不解,但她更有些担心对方此刻的状况,无论如何,这位安静的女生是把她当做可信任的朋友啊。青春期的女孩,有时候一个冲动、一个失误,搞不好会犯下一些日后会后悔无比的糊涂事。
从女生嘴里撬出她现在的位置,夏无争连衣服也来不及换,匆匆忙忙地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