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
月霖渊凭着月氏的名号,畅通无阻的出现在御书房。
德福道“陛下,月大公子来了。”
皇帝把毛笔置于笔洗上道“他来有何事?”
德福回想起月霖渊的阵仗,不确定道“好似是给陛下送礼。”
皇帝一笑道“让他进来吧!”
月霖渊指挥侍卫,把礼物置于屋中。
他请安道“臣子给陛下请安!”
皇帝摆摆手道“免礼!”
他道“让臣子将它拆开。”
皇帝颔首道“准!”
他掀开外面的红布,是一个被铁条加固的木箱。
皇帝见包裹如此严实,也不着急,坐在御座上等待,反正都是自己的。
月霖渊掏出自带的工具,撬开铁条,盖板上的钉子,把盖板拿下,未见礼物,只有稻草及棉花。
掏空上层的柔软物,见到被绳子绑着的桶状物。
解开绳子,是一层厚厚的棉花,把棉花扒拉下来。
拆完都累了,擦擦汗,他知道是个瓷器,但包裹的真严。
皇帝站起身来查看,瓷器被棉花稻草遮掩,看不出全貌。
吩咐太监道“你们过来,把东西抬出来,小心些!”
两名大力太监上手,“噔”一声,瓷器安然放于地上。
皇帝看着眼前的瓷器,每年都有各方各地的人进贡瓷器,但此样的还是第一次见。
问月霖渊道“从何而来!”
月霖渊也是头一回见,把风俗人文画在瓷器上烧纸。
清清嗓子,准备背书,礼单上有它的由来。
“此物是太子协同我妹妹恭祝陛下圣体康泰、国运昌盛。”
皇帝听着他恭维的话,笑了笑,镐儿那脑子可想不到,出门需要给老子带点礼物回来。
看来是月氏小丫头的主意。
月霖渊瞄了皇帝一眼,受用就好,继续说道。
“我妹妹一日早起,看着热闹的市集,有感而发。”
“以江南的风土人情画了一幅画,题诗'一隅安,天下平,仓廪实,天下安'。”
“找制瓷师傅,制作了一个江南特有的青花瓷。”
“瓶高十八寸,径口四点八寸。有九五之尊,四平八稳之意。”
“束颈,瓶口圆,瓶底方,外方内圆,取自'天圆地方'之意。”
“让能工巧匠把画缩放在瓶身四面,是谓'隅安天下'瓶。”
皇帝听他三句不离拍龙屁,唇角的笑藏都藏不住。
抚上瓶身,打量着上面的画。
第一面:百姓在集市中穿梭,挑选想要的货品,商摊小贩推销产品,叫卖邀客,构建了一个欣欣向荣之景。
第二面:面河临水,人们出门就是河、抬脚得用船。
远远近近都可用舟船往来,大小船只在河面上穿梭往复,一派繁忙的景象。
第三面:莲藕丰收季,藕农们穿梭在田间地头。
挖藕、运藕,人人身上都有淤泥,脸上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第四面:莘莘学子,步履匆匆,书笈后背,往来书院,置身讲堂。
为自己谋一个前程,为王朝注入崭新活力。
皇帝叹慰“她有心了。”
他老了,江南是去不了了,但以这样的方式。
看到他治理的江南,百姓安居乐业,地域长治久安,他也不枉为皇一世。
月霖渊一直观察皇帝,一不对头,就改变策略,见皇帝是真的满意,他才放下了心。
拿过一旁的礼盒,双手递到德胜公公面前。
“这是,我妹妹孝敬公公的,请公公笑纳。”
当着皇帝的面,给他的总管送礼,避免了结党营私之嫌,是'孝敬',不是有所诉求。
皇帝心知肚明,眸子幽深,考虑周到,毫无错处。
德盛心有疑虑,看了皇帝一眼,见其点头,他才让身后的小太监接过。
他躬身道“杂家怎敢让月小姐破费,还让月大公子跑一趟。”
月霖渊回礼道“公公是陛下眼前的红人,不要妄自菲薄。”
“是太子与我妹妹的心意,我只是个跑腿的,不敢居功。”
德福心想,这兄妹俩,待人接物,圆滑周到,难得的是对谁都一样。
打着太子的名义,不收就是不敬储君。
月霖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