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惊得屏息,随即爆发出潮水般的附和声。!2-疤¨墈~书`徃? -埂_辛~嶵?全!户部尚书郭资率先拱手:“李丞相所言极是!驸马爷的””明黄缎””纹样,臣昨日特意让绣娘算了算,竟比旧制龙袍省料三成!“兵部尚书更是竖起大拇指:“咱麾下的兵卒如今都吵着要学驸马爷的””飞织棉””短打,说穿上能多跑二十里路!“
朱标看着殿中其乐融融的景象,眼角微弯。他知道,这便是父皇常说的“朝堂如织锦,需得经纬相济“——当李善长这样的老臣都开始夸赞政敌,便意味着新政已深得人心。朱元璋则捻着胡须频频点头,忽然瞥见李善长腕间的玉镯,想起当年一同吃糠咽菜的岁月,心中竟泛起一丝柔软。
“诸位爱卿都别光顾着夸!“李善长适时咳嗽两声,目光扫过太极殿穹顶的蟠龙藻井,“老臣忽然想起件大事——陛下,咱那横贯南北的京平铁路,怕是该响第一声汽笛了吧?“
此言如巨石投入深潭。殿中武将们顿时挺直腰杆,文官们纷纷交头接耳。朱元璋更是猛地坐直身子:“对啊!欧阳伦,咱上个月还问你火车头的事,怎么一直没动静?“
欧阳伦不慌不忙展开袖中羊皮图纸,竟是一幅铁路沿线商贸图:“启禀陛下,铁路全段已铺设完毕,只等陛下钦定通车吉日。“他指尖划过图纸上的红点,“接下来将会修京城到广州的铁路,这将是第二期,到时候沿线设的””织锦货站””,以后江南的布匹能当日运抵应天,南洋的木棉从广州上岸后,三天就能送到苏州织坊——“
“慢着!“朱元璋忽然拍案,“你说的那火车,真能像你说的那样,拉着几十吨货物在铁轨上跑?“
“臣岂敢欺君?“欧阳伦从怀表夹层抽出一张图,上面画的竟是工匠们调试火车头的场景,“陛下请看,这””大明号””车头用的是波斯改良的蒸汽炉,臣特意让匠人在炉身刻了龙纹,跑起来比战马还快三倍!“
李善长盯着照片中冒着黑烟的铁家伙,忽然想起年轻时见过的蒙古投石机——这玩意儿若用在战场上,怕是比投石机还厉害十倍。但他面上却堆起赞叹:“驸马爷这是把””巧劲””用到刀刃上了!铁路一通,咱大明的商路便如血管般四通八达,国库想不鼓都难啊!“
朱元璋忽然起身走到欧阳伦身边,盯着图纸上蜿蜒的铁路线,仿佛看见当年的北伐大军正沿着铁轨挥师北上。他忽然转头望向朱标:“标儿,你说这通车大典,该怎么操办?“
朱标早已心领神会,朗声道:“儿臣以为,可让李善长李丞相主持通车大典,一来彰显老臣勋贵与新政共荣,二来“他含笑看向欧阳伦,“也好让妹夫腾出手来,筹备下个月的南洋棉业博览会。“
李善长听见自己名字时浑身一震,随即明白朱标这是在给老臣集团台阶下。
他深深一躬,拐杖在地面投出长长的影子:“老臣定当尽心竭力,让这铁路成为陛下的””富民龙””!“
朱元璋闻言,眯起眼睛打量着欧阳伦,似笑非笑道:“你这滑头,倒真舍得把风光让给老李头?”欧阳伦从容一揖,袖口掠过案几上摊开的铁路图纸,“陛下明察,臣每日对着南洋商站的账本都忙得脚不沾地,哪比得上李大人威望卓著、镇得住场子?这通车大典有老臣们坐镇,既是给新政添彩,也能让百姓瞧瞧,咱大明君臣上下一心。”说罢抬手抹了把额头,仿佛真累出薄汗,惹得殿中几位年轻官员忍俊不禁。
朱元璋转头看向李善长,见老臣佝偻的脊背都挺直了几分,浑浊的眼睛里泛起久违的光亮,心里暗叹一声。当年跟着自己打天下的老家伙们,如今只剩这几根“老骨头”还在朝堂撑着,这通车大典,倒真是个安抚淮西勋贵的好由头。“既如此,那就这么定了!”他重重一拍御案,震得镇纸都滑出半寸,“李善长,你即刻着手筹备,务必要办得风光!”
李善长激动得声音都发颤,手中拐杖在金砖地上连叩三下:“老臣领旨!定叫这通车大典,比咱当年应天称帝时的仪仗还要气派!”他身旁的淮西官员们个个面露喜色,户部侍郎周德兴偷偷扯了扯同僚衣袖,压低声音道:“总算轮着咱们露回脸了!”
朱元璋又转头吩咐礼部:“传钦天监!择个黄道吉日,莫要误了大事!”片刻后,钦天监监正捧着罗盘疾步而入,三指并拢掐算片刻,额角沁出细汗:“启禀陛下,三日后卯时三刻,天呈紫微星耀,地脉龙气升腾,正是大吉之日!”
“好!”朱元璋抚掌大笑,龙袍上的金线盘龙随着动作熠熠生辉,“传朕旨意:三日后,京平铁路通车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