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一跳下马车掀起帘子,探出个机灵脑袋来:“爷,是要到城门了。”
夏思蝉稍顷也掀帘往前去看。
只见那书有“秦州”两个浓墨重彩大字的高耸城门上。
心中雀跃:秦州,我来了。
终于不用每日面对着想避都避不开的冰坨子脸了,面对这人太过强大的气场,小心脏承受不住呀!
其实,魏子骞在她面前早就收敛起那副生人忽近的摸样,自我感觉良好。
只是,夏思蝉雀跃的同时,心有余悸:但愿在秦州别再遇到蒋玉倩之流的花痴女!
城门守卫查过公验,很快就放了这一行车马进城。
在彻底天黑之前,一行人赶到达秦州寻了间上好的客栈入住。
赶这么久的路,夏思蝉实在累得不轻,用过丰盛的午饭,简单洗漱一番,便在床上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魏子骞照例带着魏一跟王林外出办事,留下机灵且武功最好的康成守候在夏思蝉左右。
这次魏子骞到秦州是暗中调查秦州运河,朝廷每年都要拨款修理河道,奈何运河仍旧每到汛期便是决堤。
秦州河道总督蔡敏锐,自任职以来,政绩年年斐然。
可如此斐然的政绩下,去岁却因着一场连绵的暴雨,便让黄河决堤,淹死百姓数千!
河道总督联合地方官齐齐隐瞒此事,还是御史台大夫的一个亲眷住在当地,逃难到了京城投奔与他,这才将此事捅破,且传到了皇帝惠安帝的耳朵里。
皇帝震怒下赶紧派人前去赈灾,开仓放粮,安顿好灾民。
只是渎职的总督竟然逃过一劫,匪夷所思没被圣上降罪。依旧逍遥自在的做他的总督之职。
如今圣上说得好听些,是春秋鼎盛之年,可说的不好听,他已然是薄暮西山,皇子们却是各个都成年。
第50章 暗查大堤
当今圣上说得好听些,是春秋鼎盛之年,可说的不好听,他已然是薄暮西山,皇子们却是各个俱以成年。
一山不容二虎,那位置只有一个,纵然不敢打皇帝的主意,可下面的成年老虎们互相撕咬,各自站队,却是在暗处使手脚不断。
不管地方上的官员还是朝中重臣,已然在站队。
朝臣凭借敏锐的视觉攀附权贵,势力深厚,不容小觑。
惠安帝头痛不已······
今年在黄河汛期前,惠安帝便让年轻果敢且能力超群的魏子骞去江南暗中查探。
别看皇帝已是花甲之年,身体每况日下。头脑还算清明。
他叫年轻的魏子骞去秦州路上,首先把川州私盐的事解决掉。
没想到,魏子骞还真不负他所望,没几日功夫便解决掉这么大一个难题,把川州官商勾结始作俑者蒋清源挖了出来,顺带着解决朝廷里几个正事不做还整日在他面前呱噪的老臣。
只是案子查到最后,蒋清源的后台竟然是太子爷陈瑞。
因而,偏心的皇帝又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放下,这才拿那几位呱噪的老臣开刀。
你当皇帝是真信任魏子骞?
不是的,因为魏子骞年轻,根基不深。还没有那结党营私的道份。
信任他,把他官职提升上来一是为了多替朝廷办事而已,二来嘛也叫他感恩戴德,更加效忠帝王效忠朝廷。
自古帝王早就把那一套驾驭臣子的心弄得淋漓尽致!
还有个原因便是地方上官员认识魏子骞的凤毛麟角,这样子也便于他查案。
皇帝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魏子骞不是那些德高望重的老臣,有点子政绩便卖老资格,尾巴翘上天!恨不能要朕封他为亲王,不是,是要骑到朕得头上来!
至于魏子骞是琮王爷外孙的身份,皇帝倒没忌惮。
魏家一是没军权,二是魏家一门清贵,从不拉帮结派,更没有站队的嫌疑。
话说,魏子骞年纪轻轻便从一个翰林编修升到刑部侍郎,直到此时的正三品大员。同僚心中羡慕嫉妒,倒也是平静见之。
你到为何?
古代官员升降,就像你刚刚还是个七品芝麻官,转夕便升为朝中二三品大员。可以理解为皇恩浩荡啊!
再有,你昨儿还是一品首辅,丞相之职,转眼便被一虏到底,成了个没品级的官员。甚至于满门抄斩,灭九族!
世人便道声皇权威严!
因此,既想入仕途,便要做好坦然以对,荣辱不惊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