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这块宝地,说是此地有龙气,在此建行宫能涨龙运。
龙气不龙气凡夫俗子倒是没看见,不过青龙山着实是冬暖夏凉的风水宝地。
历代帝王有哪位不自诩为真龙天子?
有龙气,涨龙运帝王怎会不爱听?
因此,龙颜大悦。立即着工部前去勘探规划,集全国能工巧匠用了十四年的时间才把青龙山行宫给建了起来。
那时节的皇帝,每年大约有半年时间要在青龙山的行宫度过,把重要的政治、军事和外交等国家大事,都在这里处理。因此,青龙山行宫也就成了京城里除皇宫以外的第二个政治中心。
行宫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三大部分。宫殿区位于湖泊南岸,地形平坦,是皇帝处理朝政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占地八万平方米,由正宫,大福殿,含象殿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
随后几年,有陆陆续续增添了几处略微小些的宫殿,偏于未出阁的公主以及已经成亲的公主驸马爷住进来。
宫殿黄瓦红墙,描金彩绘,堂皇耀目呈明显对照。
湖泊区在宫殿区的北面,湖泊面积包括州岛约占三十公顷,有四个小岛屿,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
湖水碧波荡漾,富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特色。
东北角有清泉,即青龙山温泉。
平原区在湖区北面的山脚下,地势开阔,是一片碧草茵茵,林木茂盛,茫茫草原风光。
青龙山上还有座青龙寺庙,点缀其间,更彰显行宫的威严不可亵渎。
原来的寺庙很小,只有一间正殿两间便殿而已。
为了配得上行宫,帝王下令推掉寺庙重建。
重建的青龙山寺庙整以古代宫殿建筑为基调,恢弘大气,建筑宏伟,是为前朝的国寺,占地极广。当然香火也是最旺盛的。
新朝建立后,开国帝王也曾三不五时的几年来一趟青龙山行宫避暑。
等到惠安帝时,是每年都要来此避暑一至俩个月。
直到最近两年身体每况愈下,特别是先帝信道念经,炼丹服食丹药后,更是身体孱弱。哪还有有精力来青龙山的行宫避暑?
魏大勋跟陈媛倒是随着先帝来过青龙山行宫几次,特别是陈媛,小时候几乎每年到了夏季就随着她的皇祖母太后娘娘来行宫避暑。
魏子骞却是第一次跟随皇帝来此行宫。
刚走上仕途时,勤恳办公事。
待得到先帝赏识后,时常外派办差事。
加之,每年跟着先帝去避暑的几乎都是朝中重臣,亦是些老臣居多。
刑部也不是个等闲的衙门,因此,魏子骞是一次没能随驾去青龙山避暑。
夏思蝉昨儿坐了一天的马车本来就很累,天不亮又被魏子骞带到山顶看日出,不困才怪。
上了马车便昏昏欲睡,魏子骞把人抱到里面垫了凉席的软榻上,把冰盆往她那儿推了推。
第263章 后人乘凉
外面烈日炎炎,马车里要是没放置冰盆,简直如蹲在蒸笼里。
为了不打扰小妻子睡觉,小沉融也没抱上他俩坐的马车上来,魏子骞担心扰了她睡意,直到午膳时才叫醒依旧睡意浓浓的夏思蝉。
夏思蝉揉了揉眼睛,坐起身,声音慵懒地问道:“唔,相公这是到了吗?”
“还未。”魏子骞温声道。
看着她睡眼惺忪,钗横鬓乱高挺而不失小巧的鼻子下一张可爱的小嘴,泛着淡淡的粉红色,湿润的水眸眨巴着看向他。
魏子骞的心软成一汪水......
夏思蝉往身子两旁瞟了眼,又问:“孩子呢?”
“孩子在奶娘那儿。”魏子骞回答的同时,伸手帮她理了理歪了的点翠金钗。
随后长腿一伸先一步下得马车来,夏思蝉随即整理一番身上睡皱了的裙摆,把手递给魏子骞伸过来的手掌。
侍菊已经从紧随后面的马车下来,手中拿着把乌木梳子对夏思蝉说道:“小姐,容婢子给您把头发重新绾一下吧。”
她就知道小姐头发肯定会乱,因为小姐从小到大只要上了马车就爱打瞌睡。
因此,她习惯在小姐外出时带把梳子,等小姐睡醒时帮她打理头发。
“嗯,待我把笑笑抱过来再梳吧。”夏思蝉说完便掀帘子,侍菊忙走过来低声道:“小姐,小郡主刚喝了奶,正睡得香呢。”
不用说,奶娘陪在小家伙身边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