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大哥,口渴了吧。”
这熟悉的嗓音是他在边疆三年来午夜梦回魂系梦绕的声音,声音的主人也是他身负重伤活下去的信念。
程俊抬眸看着一身浅粉色云霞烟罗裙,肤如凝脂,眉似春柳,举手投足之间,娉婷动人的丁菊,咧唇一笑:“阿菊妹妹。”
伸手接过丁菊接过来的茶盏,带着粗糙的厚茧的手指刮过她嫩如葱白的指尖,羞得丁菊小脸酡红起来。
程俊四顾无人注意他俩这边,顺势用另一只大掌握住丁菊的白嫩小手,厚着脸皮问道:“阿菊妹妹,这几年想我吗?”
虽说三年来二人书信不断,只是程俊的书信中都是诉说着思念之情,外带着北戎的风土人情。
可是,丁菊的书信除了要程俊注意身体外,都是她跟孙嬷嬷一切安好,叫他不要牵挂。字里行间从未有“想他”的意思。
丁菊含嗔瞟了他一眼,真是的,不想他能答应嫁给他吗?
程俊见此,知道小姑娘害喜,把另一只手中的茶盏放置旁边的矮几上,大掌覆上攒在掌中的小手上,轻轻揣摩道:“阿菊,说你想我,俊哥哥想听你亲口说。”
丁菊小手被他布满厚茧子的大掌握住,小脸如红烧般的四顾一下,大家都在忙着整理彩礼。
可不能叫人看见,慌乱中忙小声道:“想的。”说完,使劲抽出小手,落荒而逃。
几年没见,程大哥的脸皮怎么变厚了?
她哪知道程俊这三年来日夜跟那些糙兵蛋子一起,脸皮再薄的内敛性子也变成一个厚脸皮的人。
程俊心情愉悦,想当初阿菊刚进夏府时,七八岁的孤女被无良婶娘卖进夏府时,惶惶不安,双眸如小鹿般的惊恐无措......
幸亏是卖进了善良的夏府,跟着同样心善的小姐后面。
不然,要是卖进那些看似道貌岸然实际内里龌龊不堪的人家,凭阿菊姣好的容貌,温柔的性子,还不是被人欺负得骨头都不剩。
哪还能拜丁老将军为祖父,冠以丁姓?
更遑论被封为县主的显赫身份?
所以这些都是拜少奶奶所赐......
第353章 迎亲
转眼间就到了两对新人成亲的日子。
丁氏悄悄塞给她一本画册,红着脸,悄悄跟她说:“晚上没人时看,知道吗?”
丁菊见她神神秘秘的,猛然想起阿婵姐姐成亲前一晚,丁氏亦是如此神情悄悄塞给阿婵姐姐一本这样的画册。
小手如拿着烫手山芋般的把画册接过来,小脸绯红,声如蚊呐道:“嗯。”
随即进屋,打开箱子塞进箱底。
次日上午还挺悠闲的,至少丁菊很悠闲,因为要到午后时新郎官才会来接新娘子回去。
京城百姓最喜热闹,程俊又是今年街头巷尾谈论最多的人物。
话说,他跟新娘子都是人们嘴里津津乐道,不可思议,好运连连的传奇人物。
先说程俊可谓是画本子里才有的内容——从奴隶到将军!
再说丁菊不逞多让,亦是从奴婢到老将军孙女,到县主再到将军夫人。
更遑论跟如今炙手可热的夏府还有魏府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至亲关系。
众人早就辗转打听到了他的亲迎之日,竟然是跟新科状元郎同一日成亲。
这二人如今是郎舅的关系,在同一日成亲真是少有的喜上加喜,待到那一日肯定热闹。
人们更是翘首以待,正午一过,百姓们一窝蜂地聚在朱雀大街到长宁街的道路两旁,等着看热闹。
先是新科状元郎一身大红的喜袍骑在高头大马上,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地从德胜街往长宁街谢御史家去了,紧接着便是同样着大红喜袍的程将军喜气洋洋地骑在高头大马上从朱雀大街而来,往得胜街而去。
两支迎亲的队伍在朱雀大街跟德胜街交界处相遇,围观百姓就沸腾了。
两位新郎官俱是年轻英俊,一表人才,身着由红纱单衣,白内裙与乌头靴组成的绛公服做婚服。
新科状元郎长得真好看,温润如玉,白净清雅,双眉平和宽厚,鼻梁直挺精致,薄唇文秀俊美。
程将军则是小麦色的肌肤,生得气宇轩昂,威风凛凛。
更亲切的还在后头。
两队迎亲的队伍中都有一辆装了满满一筐铜钱跟一筐喜糖的骡车,骡车上的铜钱跟喜糖都是丁老将军准备的,留着撒给路上围观的人们,图个喜庆,图个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