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行业深耕这么多年,都赶不上一个非专业的新人。
或许是出于这种压力,他们都挺怀疑人生的,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写出曲子了。
哪怕用来凑活应付差事的,都很少。
“这怎么行?”沈凡蹙眉,“听说过量变引发质变、大力出奇迹吗?”
“?”成功有些不解。
“接下来每个人一季度都要出一首曲子,哪怕很烂,也要出!”
反正现在都数字发行了,成本那么低,有什么好扭捏的。
一首不行就十首,十首不行就一百首,只要量怼上去了,总会有撞大运的时候。
“可是,出太多烂曲子,会影响我们公司的名声吧?”成功面露纠结。
沈凡好笑:“我们公司还有粉丝?”
“……那倒是没有。”成功老实地摇摇头。
“既然如此,这么爱惜羽毛干什么?我都不在乎,你们在乎啥?”沈凡挑着眉反问。
“也是,也是。”成功越品越感觉有道理,也不知道他们之前怎么想的,明明都是脚底板、快活不下去的小破公司,居然还天天想着搞什么大动作,确实有些眼高手低。
这时候的成功完全没有预料到,这个听上去简单、草率又粗暴的方法,居然无敌有效。
这个方法不仅为他们公司孕育了诸多神曲,狠狠赚了一大笔钱,还意外收割了一批忠实的粉丝,天天蹲在他们的公司号下面打卡、坚持不懈地催曲子。
这种奇怪的现象一度让人侧目。
由于他们产出音乐的速度非常快,也发布了不少知名的曲目。
在市面上、同一时间发布的曲子里,他们公司出产的,能占到半壁江山。
粉丝亲切地将他们公司称为“音乐推土机”。
当然,那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