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个人,正是如今的福建布政使孟殷!
孟殷的能力毋庸置疑,只是,朱元璋有些不大放心。
朱元璋心里很清楚,孟殷比胡惟庸强太多了!
不过一想到孟殷的所作为,朱元璋当即冷笑道:“朕还在,他便坐不.上这个位置!”
“标儿,你是大明的太子,是咱立下的储君!将来的大明是要交托到你的手.上!那时,你便是大明的皇帝,权力也在你的手上!
朱元璋说着,他在告诉自己的儿子,将来他是大明朝的皇帝,就算将来真有这么一个人!用与不用,是在他朱标的决断上!自己并不会在意!
“标儿,等你登基之后,倘若是真有能胜任的人,你再把丞相制度拿回来就是,咱没意见。
听着朱元璋这话,朱标脸.上也是带着几分笑容。
众所周知,这朱元璋对对待太子朱标,那可是爱护有加。
作为朱元璋的长子,在他的心里这是真正的自家人。
而朱标虽为太子,朝中威望也很高,这是朱元璋乐于看到的,甚至于朱标哪怕是造反夺位,朱元璋都会乐呵呵的给他让位置
毕竟,朱标才能出众,乃是他培养的不二人选!
随着丞相制度废除,朝堂在段时间的忙乱当中也渐渐的安稳了下来。
六部责任事务更重,却也渐渐适应。
在洪武十三年时,胡惟庸案爆发之后,大明朝人心惶惶,朝堂波动之大,整整持续了半年之久。
但这半年来,胡惟庸党羽被铲除得七七八八,而在丞相制度被废除之后,大明朝局真正的引来了次重大变革!虽然有些波折,但最终还是稳定了下来。
如今朝局稳固,朱元璋的几个儿子也已经到了当立之年。
曾经还在学堂学课,随着他四处走动的皇子们也早已经能够独当一面。
彼时。
寝宫内。
朱标看着朱元璋,汇报着近来事务,新的一年开始,大明朝各处事情也进入正轨。
当朱标汇报结束,正要准备离开,却被朱元璋叫住了。
“标儿,你那几个弟弟,年纪也该到了吧。”
朱元璋这一问,朱标当即愣住。
随后点了点头:“是的父皇,父皇您这是?’
朱标试探性问着,皇子成年,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到了就藩的时候,虽早早的封王,规划藩地,但一直没有出去就藩。
“大明的边境需要有人镇守,别人,咱不放心。
“还有,大明的兵权如今都集中在了朕的那些老兄弟手中,如今也是时候让他们交出来了’
“让朕的儿子去掌控,朕会更加放心一些。”
听着朱元璋这一番话,朱标沉默了。
他们兄弟几人,关系极好,秦王朱椟,晋王朱榈,尤为四皇子燕王朱棣更是如此!
除却秦王朱椟是在洪武十一年就藩的之外,其余的几个皇子都还没有就藩。
朱标重情义,更看中他们这份手足之情,自然也是有些不舍他们离开。
毕竟按照礼制,藩王就藩之后,两到三年不得返京,这意味着他们会有很长时间见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