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引起众怒,那岂不是尴尬了?
虽然朱元璋不怕这些大臣,但天下悠悠众口,朱元璋又岂能挡得住?
他最怕的,不就是百姓们吗?最怕的不就是民心丢失吗?
毫无疑问,朱元璋这略显圆滑的回答,让大臣们看明白了。
一个个也是识趣的没有继续在给孟殷请功。
因为他们清楚,继续说的话,朱元璋可能会发火。
而且,孟殷如今身为户部尚书,官职更是到了正一品。
若是想要继续向前一步,那就只剩下了内阁了。
而内阁重要,他们这些外臣,只怕是不好进去。
哪怕是孟殷身为当前红人,也是如此。
听着朱元璋这话,孟殷也是忍不住偷瞄着朱元璋。
这老家伙,摆明了是见不得已经好啊!
这完全就是怕兄弟吃苦,又怕兄弟发财。
不过,反正孟殷也没有将这些事儿放在心上。
而是清了清嗓子,接连继续说道:“陛下言之有理,臣在此先谢过陛下。
“大国之策,乃长久维持,臣乃是大明朝臣子,更是大明朝百姓,自当为大明朝鞠躬尽瘁。”
孟殷一通漂亮话,说的大大方方,说的无拘无束,可却听得朱元璋整个心里咒骂了起来。
这王八蛋,不就是在内涵自己小家子气吗?
他奶奶的!
想要功劳?唉,咱就是不给!不给!气死你个王八蛋!
朱元璋也是怄气起来,自然不会在孟殷面前认怂。
.....
伴随着户部税务的事情落下,各部门的汇报事务也接连出现。
毫无疑问的,这几年来,大明朝的各方面都得到了不小提升。
不仅是经济方面,在教育中,在军事方面,还有百姓们各处都得到了极大提升。
当然,在这些大臣当中,孟殷却也是意外的听到了一个名字。
而这个名字,正是在大明朝近段时间以来,渐渐声名鹊起的一个儒学大家。
方孝孺!
只不过,此刻的方孝孺还只不过是一个在民间小有名气的儒家学士。
因此,孟殷也并未将其放在心上。
伴随着国事议论,时间也是一点点过去,眼看着早朝就要结束,然而,还没等朱元璋说着退朝,孟殷的声音却又是响起来了。
“陛下,臣有本启奏。”
孟殷这话一出,瞬间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如今朝臣们可几乎都是以孟殷的方案来行动的。
对于孟殷的提议,那自然是十分重视。
当然了,朱元璋在听到孟殷开口之后,同样也是一脸警惕的看着他。
生怕这王八蛋又要搞什么幺蛾子。
“陛下,如今年关将至,这各地税收也在统计中,大明朝朝廷,以及各地州府官员,乃至国企企业,也该发放俸禄以及奖金。
“如今户部已经将审批等各项手续完成,若是陛下还有指示的话,臣也好追加上去,若是没有,臣就让人发下去
伴随着孟殷这话一出口。
霎时间,整个朝堂上的大臣们也是议论了起来。
这大明朝俸禄可是关系重大,从皇室宗亲阁,藩王,内阁,到朝廷六部六科,都察院,五寺等朝廷主要机构,以及各地州府大小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