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悄悄溜走,转眼间竟然就已经来到了上元节。
镇上的商家店铺大都在初几的时候就陆续开业了。街道上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上元节是一年中第一个重要的节日,最近这些天里,戏园子人满为患,茶楼酒馆也是盛况空前,客人不断。走街串巷踩高跷的,锣鼓喧天耍杂技的,活灵活现舞龙舞狮的,真真是热闹极了。
因着这一日未婚的男女小哥儿可以借着赏花灯为由,为自己物色心仪之人,所以上元节这日,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一些精心打扮过的年轻男女和小哥儿。
孟延风早上已经说过,酒楼和布庄今日只开到申时末就收工。那个时辰灯会还没有开始,大家愿意去的都可以去逛。
这个消息引得众人一阵欢呼,雀跃的开始讨论穿什么衣服,和谁一起,是去放河灯还是去猜灯谜。上元节的气息很是浓郁。
午饭过后,孟延风带着筝哥儿去了戏园子看戏。
他一早就定下了前边位置最好的那桌。扶着筝哥儿落了座,又学着小伙计的样子,殷勤的给人倒茶。筝哥儿端起茶杯还未喝上一口,孟延风又拣起一块糖糕送到他口中。
筝哥儿愣愣的张口叼住这块糖糕,这才脸红耳赤的看着他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来。
筝哥儿掩饰般的转过头去小口小口的吃着糖糕,目不转睛的盯着面前的戏台子,却没想到他红彤彤的耳朵已经被孟延风看在了眼里。
台上的“上元呈祥”正唱到精彩的部分。时而像高山流水,时而又如春雨潇潇。筝哥儿全神贯注的盯着台上的表演,孟延风则歪着头看他看的入神。
趁着换曲目的间隙,筝哥儿赶紧端起茶杯喝了口水,忙不迭又抬起头来去看戏台,生怕错过一点。
手里的糖糕甜的有些发腻,筝哥儿实在是吃不下了,可又怕不吃浪费,捏在手中有些为难的看着孟延风。孟延风看他左右纠结,动作自然的拿走他手上吃剩一半的糖糕放在了自己嘴里。如此的情谊虽不及耳鬓厮磨的亲热,却也有恩爱缠绵的浪漫。
他俩这副恩爱美好的样子,惊羡了周围一圈未婚的男女小哥儿。心中暗暗发誓定要找到一个如这对夫夫这般幸福的好良缘。
别人艳羡打量的眼神,筝哥儿并没有注意到,孟延风即使注意到了也并未去理会。待台上的戏落了幕,孟延风便牵着筝哥儿离开了戏园子。
皓月高悬,星星闪烁,街头巷尾的花灯应接不暇。街道上人头攒动,三三两两的结伴出游。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孟延风牵着筝哥儿的手,路过一座雅致的八角凉亭。与凉亭相连的长廊上挂着一排排色彩斑斓的灯笼。灯笼上绘制着栩栩如生的图案,留白的一面写着应景的灯谜。
筝哥儿如今也识得一些简单的文字,看到这些灯谜,立马兴奋的跑过去,笑盈盈的围着灯笼瞧个不停。
孟延风紧随其后,跟在他的身边,和他一起看灯笼上的谜面。
“一夜鱼龙舞。”
筝哥儿轻蹙着眉头,嘴里念念有词。忽然间他点了一下自己的额头,脸上绽开了一抹笑,扯着孟延风的衣袖又蹦又跳。
“孟大哥,我知道了!”
孟延风顺着他的力度微微俯下身来,就听到筝哥儿凑到他的耳边小声的说道,“是上元节对不对?”
温热的呼吸喷洒在孟延风的耳畔,烫的他的心控制不住的漏跳了一拍。他摸了摸筝哥儿顺滑的长发,又转手捏了捏他饱满的脸颊。夸赞的话脱口而出,“宝贝儿好聪明,一下就猜中了。”
筝哥儿乐的合不拢嘴,明亮的眼睛像两盏小灯笼,脸上的潮红久久不散。
一道苍老的声音突兀的传来,冲散了这个角落里暧昧旖旎的气氛,“小郎君,要不要猜灯谜?奖品丰厚,给你家夫郎赢个彩头吧?”
孟延风转头望去,见这老者大约在花甲之年,身着一身朴素的棉布长衫,发须灰白,红光满面,精神烁立。
他朝着老者拱手行礼,问道:“老人家,不知要赢这彩头都有什么规则?”
那老人家捋着胡须,冲孟延风点了点头,指着那一排排的灯笼,说道:“这些灯谜,只要能猜中十个,可得一盏八宝琉璃灯。”
孟延风语气坚定,势在必得,“晚生定要一试。”
“好!” “又猜中了!”
“好厉害啊!”
周围一些猜灯谜赏花灯的人们都被这声声喝彩吸引住了脚步。不约而同的朝着这里围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