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五点,就被母亲叫醒的冯小欢一脸懵。这不是不上学吗?而且上学也不是这么早啊!?哦,对了要回老家来着,可是也太早了……
李春花催促着冯小欢“快点哦,要回去了,早点去买票”
是了,父母不会网上买票。
和母亲一起坐公交车到火车站,母亲背着一个大号背包、拉着一个布制行李箱,冯小欢背着书包。正值二月,酥省还是很冷,母女俩个,都穿着长袖棉裤,期间能看见有三两个穿裙子的小姑娘,对此李春花不以为然,冬天穿什么裙子,不冷?这么张花式干啥子?我女儿以后就不能让她冬天穿的四不像,还披头散发的。
对此,冯小欢表示麻了,习惯就好,父母从不理解什么是穿衣自由,上辈子穿个民族服饰被说是其他国家的衣服,穿个白色不透的厚纱阔腿裤被质问亲戚看见会怎么说你……
总怕别人说,其实上辈子混的那样凄惨才是被人说惨了,若真的厉害混的好,就不用怕这些了,这辈子就让那些讨厌的亲戚闭嘴吧。
李春花买了票就带着冯小欢等车,检票后就和进了车,等车发动后,看见空位就去带着冯小欢去坐,因为买的是站票,只能等位置没有人才能坐,一旦人来了就得让开了。
李春花买站票自然是因为要节省,坐着期间又和冯小欢哭穷,“我们家穷,不能买坐票,你和别人不一样,要把细点,啥子不该买的别买,等你长大了,干事了,我嘴巴才能长长……”
冯小欢点点头,这番话尽管没有乱买东西,没浪费钱,母亲也会定期提醒一遍,不厌其烦,冯小欢无比庆幸是现在的自己听的这些话,不然上辈子那样,只会觉得母亲唠叨,明明没有乱花钱,还天天责怪自己,这些话天天说,早记得了还说,然后吵起来,最后不欢而散。
母亲小时候家里也穷,对钱的执念来自原生家庭,不能责怪,都这么些年了,改不了了……
就当她在背作文写心得吧,我还能就战胜贫穷发表几下言论。
到了晚上,下一站也到了,果然有人来坐了,母亲买了推过来的车架上的两桶泡面,去泡泡面了。
这时就有个人过来拍了拍冯小欢,冯小欢侧过头,就看见一个身穿黑色大衣、涂着烈焰红唇的长发中年女人笑着看着她,女人后边跟着一个十来岁的男孩。
见冯小欢不说话又来了一句“不认识我了?我是你杨阿姨啊,我还抱过你呢。这是你秀竹哥哥,以前你还说要嫁给他呢!”
“哎呀,妈~都那么久的事了,别拿出来说了”叫秀竹的男孩有些脸红,出声抗议着。
秀竹?冯小欢觉得隐约记得听母亲说起过,反正近半年来没有见过,小时候的事隔了一辈子,早记不清了。但还是礼貌的回复“您看我,这么长时间不见还真的记不清了。”
这个杨阿姨也没介意,问了句“你和你妈妈一起的吗?”
冯小欢点点头,“嗯”了一声,随后又重新看向这个杨阿姨。
“你妈妈呢?好久没见了,你们是回家玩?这个时间也不对呀!是家里又出什么事了吗?”
“我妈妈……”话还没说完,李春花就端着两碗泡面过来。
“哎呀李大姐,好久不见了”杨阿姨马上反应过来。
李春花也很激动,“哎呀,小杨儿,没想到在这里遇见”说着又拉了拉冯小欢“还记得到不?你杨阿姨,我之前我住院,你还去她家住过呢,住过之后还不肯走,硬要留在她们那里,还喊我一起留到这里,不要爸爸了。”
这样冯小欢就有印象了,上辈子一次母亲和她聊闲时说过,“有个你小时候很喜欢的哥哥都被弄去相亲了,他没相上那个小姑娘,你杨阿姨还开玩笑说喊你去看下”
对此当时的冯小欢一脸懵,然后母亲就告诉她,她四岁的时候,父亲回老家一趟没回,母亲生病要住院,就把她安顿在这个杨阿姨家,而这个杨阿姨以前母亲帮她打过色狼。
冯小欢尴尬的笑笑“记是记得,就是记不清了”
“嗯,也对,当时才四岁,记不清正常”杨阿姨笑得很亲和。
“我和你杨阿姨太久没见过了,你和秀竹在旁边去耍会儿嘛”李春花兴致很高的样子。
两个大人聊天,把孩子推到一边,两孩子相对无言,一时之间有些尴尬。
“那个,欢欢,我还可以这样叫你吗?”男孩有些腼腆。
“可以……”冯小欢尬到脸红。一旁飘着的木木轻啧一声“上辈子跟陌生男的说了句话就脸红……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