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玉提交给张志远的几篇文章,最终都通过了终审,跟李青柠一样,她也成为杂志社的签约作者。
“成玉,稿费要等文章正式发表过后,才能结算给你,不介意吧?”
当成玉听到张志远这样问的时候,完全没掩饰自己的兴奋,“稿费”这两个字让她眼睛都亮了。
还有稿费!
“不介意,不介意。”成玉想着,还怕这杂志社跑了不成。
张志远和李青柠都无法体会到,这个稿费对成玉来说意义多么重大。
以前在农村的时候,吃的基本都是家里自种的,根本没什么需要花钱的时候。进城后,顿顿饭都要花钱,刚开始的时候,她对价格非常敏感,哪个菜要五分,哪个菜要一毛,有时候还有特价菜一两分就可以买到。
然而,她和高兴都是没有收入的人。
她连高兴都没告诉的是,她悄悄地做了好久的心理建设,才适应这样的生活。
一直以来,公公婆婆也不主张他们出去找活儿做,白吃白喝了这么久,她终于可以带钱回家了。
有了这样的动力,成玉更加沉迷于创作。
高父高母见儿媳周末放假也是成天待在书房,儿子好像连续两个周末也一天到晚见不到人影,不知道他在悄悄忙什么。
高父很快就替儿子产生了危机感,儿媳一天比一天优秀,儿子却还是游手好闲,以前是因为他们要准备高考惯着他们,现在还这样惯着,那就是害了他。
虽然高父知道以儿媳温柔贤淑的品性,肯定不会嫌弃儿子,但他觉得,儿子小时候缺乏的管束,该还给他了。
高父一个人默默地琢磨这些事,并没有与老伴说,这么个不长进的儿子,有他一个人操心就行了,老伴儿好不容易清静几天,就让她好好休息休息吧。
晚上,高兴笑嘻嘻地进门,说自己买了烤鸭回来,晚饭他来做。
高父看着儿子这一副“家庭主夫”的模样,有点恨铁不成钢,终于忍不住了:“高兴啊,你这两个周末都在外面忙什么呢?”
高兴丝毫没注意到老父亲比平时略显严肃的表情和语气,还卖起了关子:“您先别急,等成玉出来再说吧。”
高父看到儿子这样,一方面想说他没出息,心里想的只有媳妇儿,一方面又想到这点好像是遗传了他,从某个角度来说也算是一种优良品格,便压制住了批评他的冲动。
高母看着老头儿一副坐立难安的模样,忍不住好笑:“你到底有什么话要对儿子说的,看把你为难的。”
高兴一听,好奇道:“什么事?我爸对我还有难以启齿的时候?”
高父没想到自己在儿子心里这么“不民主”,也不想白白背了这么个形象,就直言道:“那我们先说正事吧!”
“什么正事?”高兴一脸疑惑。
“夫妻俩步调一致、共同进步,才能走得长远,这你明白吗?”
“明白啊!”
高兴回答得非常坦然,高父是看出来了,这小子是完全没觉得他跟他媳妇儿就快步调不一致了。
他打算循循善诱:“要不要我给你买个二胡回来拉一拉。”
高兴笑出了声,说:“您不怕我扰民引发众怒啊?”
“跟大家解释一下,说你是音乐学院的,每天练习一段时间,大家总会理解的。”
“也是,不过,您能把二胡换成钢琴吗?”
“钢琴?你不是研究传统乐器的吗?”
“都研究,只不过我对钢琴更有兴趣。”
听儿子这样一说,高父为难起来,钢琴的价格可是很贵的,他得跟老伴儿商量一下才能做决定,不然肯定父子俩都要被归为“败家子”。
可是他又不想在儿子面前直接“请示”老伴儿,那样未免太没面子,对儿子也不算是一个好的表率。
高兴看着他爸为难的样子,决定放过他:“好啦,我开玩笑的,您看,我们这家里,有哪个地方还可以放得下一架钢琴吗?再说了,我已经有钢琴弹了,不需要您给我买。”
“你有钢琴了?”
正说着,成玉开门出来,刚好听到了公公的问题。
“来来来,正好成玉出来了,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
三个人都看向高兴。
原来高兴这两个周末都在跑“客户”,之前有不少家长到他们学校给孩子找钢琴老师,他留了几个地址。其实上周末他就谈好了一个,每周日到孩子家里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