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着和自己喋喋不休的那些东林党的人,朱棣很显然想把这些人全部的给下到监狱之中,很显然这些人的话真的是太多余了,不过朱棣也只不过是有这样的想法罢了,若是真的让朱棣这样来做的话那么朱棣未免的真的有一点的不敢这样的去做的。
说实在的早年的那些东林党的人虽然也都是十分的讨厌,但是却也算是一心一意为国家为人民的人,在百姓之中落下的口碑也是十分的好的,皇帝对于东林党的惩罚少于纵容,毕竟那些人都只不过是年轻的书生,但是最近这几年东林党的人越来越不像话了。
不过即使是这样东林党的人却还是依然没有忘记一件事情,那就是讨好百姓,很多的时候皇帝并不是决定人命运的人呢,相反的那些往常之中为不起眼的百姓很多的时候倒也是能左右的了皇帝的举措,当然这个前提是皇帝必须在乎自己的名声。
要知道这个年代的舆论基本上都是掌握在人家大臣的手里边的,相反的皇帝掌握的舆论的权利并不是那么的多的,更多的时候大臣们对于民间的百姓是直接的接触的,自然大臣们灌输的很多的都是自己如何的好,别的人如何的差之类的话。
再加上相比之前和皇帝比较起来的话那么大臣们本身就是一种弱势群体,更加的不用说是大臣的生命的权利都是在人家皇帝的手里边掌握这得了,人们普遍的都是有同情弱者的心理的,和皇上比起来的话那么大臣们就是不折不扣的弱势群体的人了。
同样的朱棣自然的也是一个在乎自己名声的人,甚至比较前几个皇帝朱棣更加的在乎自己的名声,朱棣现在想要做的事情就是成为千古一帝,这样的话朱棣自然的不愿意让自己在民间的落下来一个坏名声,若是那样的话自己的形象就全部的完蛋了。
说起来相比较而言广西确实的是对于中原地区并不是那么的重要的,而且广西相比较而言地理位置也是十分的偏僻的,发展经济的困难比较的大,而且民族之间的矛盾也是相当的多的,多雨湿润虽然特别的适合农耕民族但是却和中原地区的天气截然不同。
大明帝国的皇帝和大臣们曾经也是组织过几次对于广西的大规模的移民政策,但是很显然这样的政策的收效都是十分的细微的,甚至这样的收效基本上就是彰显不出来的,估计唯一能显示出来的就是暂时的能安定一段时间,过了这一段时间之后问题就重新的出来了。
要是说起来的话东林党确实的很大的程度上面也是如此的考虑的,对于这样的偏僻的地方大明帝国可以说每天都是需要花费大量的军事上面的开支,大明帝国的经济上面虽然是比较的富裕,但是那些东林党的人或许也是不愿意浪费大明帝国的金钱吧。
其实更加深层次的原因估计也就是东林党的人知道了,要知道别看那些东林党的人外表上面都是一幅幅的两袖清风的清官,但是时机上面呢?很显然东林党的大部分的官员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官员,家中的田产房产都是多的不能计数的。
要知道一旦是国家真的进入到了真正的动员状态的话那么这些人都是必须要多贡献出来自己家中的东西来方便国家的日常开支的,这也算是国家对于这些官员们的一种惩罚,一开始的时候畏惧于皇帝的权威都还是敢怒不敢言的,但是后来这样的状态却发生了变化。
大明帝国看起来皇权依然是相当的稳固,但是时机上面呢?估计大明帝国的开国的皇上都是没有想到自己之前设立的方便自己的内阁到现在竟然的变成了一种妨碍和限制皇权的一种制度,很多的小事情都是直接经过人家内阁的手就处理了,简直就是用不到皇上。
曾经其实也是有过大明帝国的皇帝想要把内阁的权利收回来的,但是很遗憾的是经过了上百年的运作之后其实内阁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条巨大的利益上面的链条,这个链条若是没有强大的变革的话是绝对的不可能打破的,就算是皇帝也是没有这样的能力的。
很多上面都在说华夏古代的皇帝有多么的专制,皇帝古代的皇帝是多么的无理霸道,这里边隐藏这样一种重大的天剑,那就是皇上的变革的前提的条件就是不能够影响到那些官员们的自己的利益链条的,若是真的影响到了官员的话那么官员的力量也是不容小觑的。
皇帝派的人很显然的就是多代的皇帝想要培养起来的能抗衡那些东林党的一支主力军队,不过很显然现在皇帝派的人数还是比较的小的,而且对于朝廷上面的影响也不如人家东林党的那样的巨大,可以说这一股政治势力还是在一个稳步上升的阶段。
这样的阶段是绝对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