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帝神色稍缓,又看向裴璋:“裴璋,你也看看奏折。”
裴璋同样恭声应是。
贺祈看完奏折后,给了裴璋。裴璋接过奏折,凝神细看。这一看之下,心里也是暗暗一惊。
“你们两人看了奏折,有何感想?”宣和帝的声音响起。
圣前奏对,谁说实话谁是傻瓜。
贺祈适时地露出愤慨之色:“军中逃兵,致使民乱,可恨可恼之极。我愿领兵前去平乱,请皇上恩准!”
裴璋不甘示弱,也张口求战:“我也愿领兵前去山东。三个月之内,一定平定民乱,请皇上恩准!”
宣和帝心情颇见好转,声音缓和了几分:“你们两人的忠心勇武,朕都清楚。不过,你们都还年少,尚未成亲有子。过两年,再来请战。”
这也是大楚朝默认的惯例了。
战场上刀剑无眼,年轻武将有了子嗣后,才可领兵出征。也免得断了香火传承。
贺祈裴璋表了一通忠心后,才各自住了嘴。
宣和帝下了口谕:“立刻召平西侯进宫。”
这是要让平西侯领兵去平民乱了。
赵公公亲自去传口谕。没等平西侯进宫,便有内侍前来禀报:“启禀皇上,杜提点在殿外求见。”
杜提点深谙做人为官之道,平日行事低调,口风极紧。也是少见的深得宣和帝信任之人。
宣和帝淡淡道:“让他进来吧!”
……
杜提点每日在宫中当值,见了宣和帝,无需行全礼,躬身行礼便可。
宣和帝不喜人啰嗦废话,杜提点也不敢拐弯抹角,很快便道明来意:“启禀皇上,常院使昨日不慎,受了轻伤。需要休养一段时日。明日,老臣想亲自去椒房殿请平安脉,恳请皇上恩准。”
至于常院使为何不慎受伤,这等小事就无需启奏天子了。
宣和帝心中记挂着山东民乱之事,哪有闲心过问这些小事。
再者,杜提点医术精湛老道,有他亲自为裴皇后请平安脉,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宣和帝点点头:“好,朕准了。”
杜提点谢了恩典,又恭敬地补了几句:“老臣还有一事启奏皇上。”
“太医院今年考试,新进了三个年轻的太医。其中头名,是一位女医官,叫程锦容。这位程女医聪慧过人,医术出众,假以时日,不在微臣之下。论血缘,她该称呼皇后娘娘一声姨母。”
“老臣想将程女医一并带进宫,请皇上应允。”
谁也没料到,杜提点会忽然来这么一出。
贺祈眸光闪动,不动声色地看了杜提点一眼。
都快六旬的人了,头发花白,满面皱纹。做程锦容的祖父都够格了。不至于老不修地肖想程锦容。
如此看来,杜提点是真的对程锦容有爱才惜才之心,想提携一二。
裴璋也是一惊,呼吸微不可见地急促了起来。
容表妹进椒房殿,岂不是要和裴皇后相见……此时此刻,他再情急也没用。根本就没有他插嘴的余地。
今夜他要在宫中当值,无暇传信回府。想拦也来不及了。
“后宫有嫔妃有公主,女医官进宫看诊请脉,确实方便一些。”宣和帝从头至尾也没将这点小事放在眼里,随口就应下了:“此事就依杜提点之意。”
杜提点再次恭敬谢恩。
内侍禀报:“平西侯在殿外求见。”
杜提点识趣地告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