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没钱呢。
他算计着还是正式工人合适,不仅利息上比学徒工少24元,而且第二年肯定能够转正。
学徒工的话转正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阎解成心里愤愤不平,可惜他也没办法,只能向阎阜贵低头道:
“我选择正式工人。”
阎阜贵悠然自得的点点头,他起身从桌子抽屉里拿出一张纸跟笔,放到阎解成面前。
阎解成疑惑的接过来,看了一眼。
他感觉头上有上万头神兽呼啸而过。
只见纸张上写着:
借条。今天阎解成借家里500元钱购买工作。阎解成承诺购买工作以后,第一年每月上交家里13元钱,第二年到第三年每月上交20元钱。三年后,每月上交家里15元钱的生活费。口说无凭,立字为证。借款人:阎解成。
好家伙,老爸这是把欠条都提前准备好了!
这是算准了能吃定自己啊!
阎解成敢肯定,抽屉里肯定还有一张购买学徒工的欠条。
阎解成强自撑起笑容,对着阎阜贵说道:
“爸,都是一家人,没必要分的这么清楚吧。”
阎阜贵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那不成。一家人也得把帐算的明明白白的。这样以后你下面的两个兄弟也没话说。”
看着阎解成犹豫不决的样子,阎阜贵加重了语气说道:
“签吧!”
阎解成无奈,只得颤抖着手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写好名字的阎解成,就像被人抽走脊椎骨一样,浑身没有了精气神!
阎阜贵满意的收起了欠条,他对着阎解成说道:
“工位的事你就别管了,我会到托人帮你买回来的。”
阎解成耷拉着脑袋,开始继续没滋没味的吃着还没吃好的饭。
他突然觉得傻柱家里飘过来的肉味也不香了。
阎阜贵吃好饭就去了马卫民家。
去的时候合计了半天,一咬牙一狠心拿着半斤瓜子,半斤花生当做了礼物。
不要用后世的目光看现在这点东西,现在的瓜子可绝对是好东西。
平时供销社里根本没有。
也就到了年底才会凭着副食本,每人限量购买。
第84章 轧钢厂招工名额
平常你要是想吃,就只能去乡下种地的农民手里收回来自己炒制。
可现在粮食都不够吃,哪还有农民肯种这玩意儿。
这东西又吃不饱,收成又少,光当零嘴吃不是享受主义作风吗?
花生到是好一些,可以用来榨花生油。
可是在现在的人看来,粮食才是第一位的。
每家最多种上一两分地,其他的那些地,多种点粮食让自己吃饱不是更香吗?
也许到了后面等灾荒过去,花生才会多种一点。
所以就这点东西,对阎阜贵来说真的是重礼了。
三大妈悄声问道:“当家的,你拿这些东西想要去哪啊?”
阎阜贵也怕阎解成听到,他也压低声音道:
“我去卫民那看看,能不能让他在中间牵线,让李副厂长便宜点。”
三大妈怀疑道:“马卫民有那本事?”
阎阜贵摇头。
虽然上次轧钢厂的陈主任说李副厂长私人奖励了马卫民200元钱,但谁知道真假。
没人会傻到找李副厂长询问事实真相的。
只是有了这风声,就说明马卫民至少在李副厂长那是能说上话的。
“我也不知道成不成,试试呗。不成就这点东西也没多少钱,万一成了咱们就赚大了。”
三大妈有些心疼的道:
“那也不用给他送礼啊。”
阎阜贵微笑道:
“这你就想错了,求人办事哪有不带礼物的。再说了,我送的又是卫民那,就卫民那局气劲,就算他办不成还能真让我吃亏喽?”
到了马卫民家,马卫民已经吃好饭正在听着收音机。
三女一边收拾一边说说笑笑,姐妹情深。
阎阜贵看到马卫民的收音机就是一阵羡慕。
他家里也有一台,是他从鸽子市淘换的二手货。
平常他收听时都把声音放的小小的,就是为了省点电池里的电。
可能是收音机的年头多了,里面还有一些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