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这对他自己也有好处。将来大量的航母改造的消息放出来后,想要赚这笔改装费难道很难吗?
只要斯塔克公司有成熟的改装技术,将来还怕没有正式的建造订单?
“我就是这样想的。”格里芬慎重地点头表示赞同。霍华德的衷告她也想过,且解决办法也和对方的提议不谋而合。美国连电灯泡的专利费都想赖账,何况是军用技术?“我一开始也没打算按次付费,因为那根本就不现实。”
自己是德国送来的诚意,两国维持附庸关系的重要纽带,若条件允许,她也不介意自己吃点亏。谁让太太的娘家需要她来拯救呢。
“我看可行。”见女孩居然这么好说话,霍华德也松了口气。
他也挺担心对方一根筋的。
长期付费当然不可能,可花一笔钱就能买走的生意的确有谈判的空间。
为了让斯塔克集团掌握全球第一核心竞争力,走在世界资本家的前列,给这群壕无人性的吸血鬼当一个正面榜样,霍华德当然有必要对此事上心。
迅速理清楚了思路,霍华德不觉心情大好,舒畅之下也就不计较格里芬那点小心思了。不吝赞美道:“格里芬,你真是一个天才。你可能没有意识到,也可能意识到了一些——你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航空母舰的时代。”
“谢谢,我就是这么想的。”女孩顶着厚脸皮承认了这点。“如果你们能给我安上一个‘现代航母之母’的称号,并青史流传,我会更开心的。”
第一卷 : 90.4抵达
给英国上眼药捣乱什么的,难道不是件开心的事吗?
在搞死昔日世界第一这件事上,德美的想法是一样的。
叔侄两人互相恭维吹嘘了一番,霍华德又正色道:“诚如你所言,格里芬,这项技术如果交给合众国海军,他们必然将你视为自己人。可你想要交换的究竟是什么呢?”
别告诉我只是一笔技术转让费用,我不信。
这项创新是如此重要,说是颠覆性技术也不为过,我不相信你拿出来只是为了发一笔横财,如此格局实在太小了。
往小了说,是为了我的太太和她的娘家;往大了说,是为了全人类的福祉。技术总是要向世界传播的,今天我能为拉拢海军拿出军用技术,明天就能改良民用科技,一边受人敬仰一边赚钱,名利双收何乐不为?
念及此,格里芬说道:“当然。除了你的父母,没有谁会平白无故对你嘘寒问暖。说实话吧,长远的目标我还没有想好,但就近的目的倒是有一个……等到战争结束,这项技术我会在必要的时候交给你代我传达,到时候我会当面向海军要一个保证。一个在必要时候,对以齐柏林伯爵号为首的一批老旧航母改造机会的保证。”
海军舰船30年一换代,除了极个别具有代表意义的会保存下来,剩下的终究躲不过拆解卖废铁一途。无论是企业还是萨拉托加,最终的下场不见得有多好。好不容易在美国发现了两个舰灵,正是给齐柏林作伴解闷的好事,怎么能让她们就这样消失呢?
自己在这个时候提出斜角甲板,看似莽撞急切,但也有更深层的考虑。萨拉托加若是能因此存活,总比躺在比基尼环礁的海底好吧。以企业的传奇性,要是能更上一层楼,作为首批接受斜角甲板改造的航母,哪怕是作为试验品和先驱者,难道还不值得保存吗?
还有齐柏林,无论她叫什么名字,变成了什么模样,自己都不可能丢下不管的。不给海军做点什么,人家凭什么替自己好好维护她?
霍华德深深地把格里芬从头到脚观察了一番。
按照以往的经历,他本能地认为这个女孩一定还有什么其他的目的没有透露,但不管怎么看,眼下她所说的原因好像就是全部了。
可我怎么总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呢?
她对脚下的这艘航母似乎存在着特殊的情怀,结合近期发生的事,女孩的行为总有一部分是顾及到船的。尽管这看起来有些奇怪,但真要解释起来也没那么不能理解。就像是水兵对常年服役的船只同样抱有感情一样,也许格里芬因为一些特殊机遇也对这艘船持有类似的感情吧。
毕竟她只有十五岁,心智发育不健全,又曾孤军深入北冰洋,对这艘船的依赖应该是类似对母亲的依赖吧?
“你还真是喜欢未雨绸缪啊……好吧,如果那天到来,我会十分乐意为你效劳的,女士。”
这个男人的动作十分标准,但装腔作势的姿态还是让格里芬忍不住皱起了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