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功成身退了。
但总之并不重要。
在基础实力的差距之上,海祇岛的军队本来就没有什么希望。
但也正因为如此,哪怕那位九条裟罗大将也算精通兵法,打起来也不免有一些张狂。
这是很好的机会。
只要能够抓住对方铺开阵线的时候,来一支精兵背刺,不说能够留下九条裟罗,至少也能够让幕府军不得不暂时休战。
但这有个问题。
海祇岛的军队能用的基本上全在这里了,即使珊瑚宫心海在从那里调来一支军队,也不可能完成对九条裟罗的背刺。
对方可不是什么烂鱼臭虾。
要知道,之所以珊瑚宫能够抓住这个机会,也完全是因为九条裟罗同样觉得机会来了。
她看出了海祇岛军力的空缺,连番作战之后,就算有冤大头支援,他们本身的军队也撑不住了。
武器有了粮草有了,但海祇岛就这么点人,从哪里弄到更多的军队呢?
天然的缺陷让她怎么操作,都难以避免最终的弱势。
也正因为看到了她的弱势,九条裟罗才会打算毕其功于一役。
说到底,这场战争拖延的未免也太久了。
长期身处前线,九条裟罗虽然不太了解后方的平民生活如何,但是最起码她能够看到,前线的幕府军也很疲倦了。
这位雷神的忠诚大将有时候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并不太适合指挥军队。
她没办法不怀疑。
当初在接受这个任务的时候,她简单地对比了一下双方的力量,觉得哪怕算上运输粮草之类的时间,最多最多半个月就可以平掉海祇岛了。
然而这场战争已经远远超过了她的预期。
每次想到这件事情,九条裟罗都有些大脑一片空白的感觉。
她根本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能把一场轻而易举地胜利打成了一个势均力敌的程度。
作为忠诚的大将,九条裟罗并不会推卸责任。
思来想去,她只能找到一个答案。
自己是个又菜又爱玩的蠢货。
怀疑人生的九条裟罗也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养父九条孝行。
作为幕府军的直接指挥者,她的一切行动都在九条孝行的视线之下。
这也难怪九条裟罗只能够打成持久战。
己方的最高指挥官居然是敌人的卧底,这种局势能打成个平局就很不错了。
她不怀疑九条孝行的理由很简单。
海祇岛不可能给出任何打动九条孝行的利益。
即使不提忠诚,光是背叛本身,也是需要筹码的吧?
出身九条家身居高位的九条孝行,谁会怀疑他呢?
就海祇岛这个情况,他就是把自己卖了都不可能拿得出打动九条孝行的筹码。
既然都不可能,那么九条孝行自然没有背叛的理由。
但是这位就是间接充当了海祇岛的卧底。
他给珊瑚宫提供外援,愚人众提供物资的船队都是他一路放行的。
他出卖幕府军的情报,让九条裟罗的各种布置功亏一篑,甚至反过来被人利用反击。
九条裟罗不是没有怀疑过卧底或者叛徒,但她这辈子大概都很难怀疑到九条孝行身上。
无他,难以置信。
这种情况等同于“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一般。
忠心的大臣会怀疑一切可以怀疑的人,但唯独不会怀疑皇帝。
然而就是皇帝最先举起了降旗,打得他不知所措难以理解。
哪怕抓破了脑袋,九条裟罗都不明白海祇岛能拿什么打动九条孝行。
但打动九条孝行的并不是海祇岛,还是战争本身。
无所谓站在幕府对面的是谁,只要有人站在幕府的对面就足够了。
战争本应该是一场灾难,尤其是这还是稻妻的内战。
在九条裟罗的视线之中,无论怎么打,受挫的都是整个稻妻。
所以她希望快速结束战斗,让稻妻有更多的时间休养生息。
但她错就错在了,把稻妻的利益和幕府的利益画上了等号。
虽然实际上来说,稻妻的环境好了,幕府就会有更多的利益。
但这并不代表,稻妻糟糕了,幕府也会跟着倒霉。
这并不是绝对的等号,她错了。
作为一个有底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