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王喜好围猎,画术。
宁王喜好下棋,听书。
汉王在学业的态度上最端正,但是她是一个心思很多的小碎嘴,而且忧患思想很重,动不动就要劝说他不要再劳财劳民了,后来,他就不想看到汉王了,花钱给她弄了一座府邸,让她自己住外面。
听着就烦人。
自从他这么做了以后,汉王这个大女儿,就很少入宫谏言了,他省心了很多,这次却是少数不多入宫主动求见的。
但是,宁王又有何事呢?
“放她进来。”正英帝开口道。
宁王刚一进来,就看到了坐在另一侧的汉王殿下。
她有些诧异,脸上的意思好像是‘汉王,你怎么也在这?’,但是宁王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拜见道:“父皇,儿臣年岁渐长,思虑国家大事。”
“想要入北镇抚司磨砺一番。”
“还望父皇准许。”
汉王顿时明白了宁王的意思。
合着,你宁王也是开始操作起来了?
宁王想要在朝堂上具备地位,是只能从北镇抚司这条路走的,而越早进入这样的机构,对于宁王的优势越明显。
但是,父皇必然不可能就这样答应宁王进北镇抚司。
因为北镇抚司是皇帝的耳目,而宁王却是实打实掺杂了长孙家的血脉。
所以,这就要考量宁王能不能对答如流,得到父皇的认可了。
果不其然。
正英帝微笑道:“芷凝啊,你可知,这北镇抚司,乃是天子耳目,非亲卫不能入?”
“儿臣姓苏,乃是苏家血脉。”宁王坦然微笑道:“当今天下,亦是苏氏的天下。”
“我自然是要为我苏家做事的。”
“何况,北镇抚司,耳目众多,若有异闻,父皇岂能不知?”
“儿臣做事清清白白,若有异样,父皇一看便知。”
好强的战斗力。
汉王苏瑜舟低下头来,微微一眯。
其实,宁王通关的那次存档之后,汉王都没有真正看到过宁王的表现,很少接触,但今天一看,宁王绝非泛泛之辈。
这掷声有词,连带打消,顺势还捧了一句父皇。
接连回答了父皇几个想要问还没有问出来的问题,包括其中最根本的问题——你到底是苏家人,还是长孙家的人。
而宁王开口就说出来,‘我是苏家的人,长孙家不能及苏家,苏氏才是天下共主’的观点。
这一句话,宁王就已经可以进北镇抚司了,父皇最大的疑惑和戒备之处已经解除。
宁王她的出手动作好快。
汉王心道。
这样看来,其实每个人都已经或多或少地行动起来了。
她这还算出手慢的了。
.....
.....
.....
第134章 抢男人还装什么矜持?
宁王的回答和陆成安的回答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也不完全尽然。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宁王想要撇清自己和长孙家的关系,是的,撇清和长孙家的关系,都比加入北镇抚司要重要的多。
首先你得弄清楚一个问题。
我们的敌人是谁?
从皇室的视角来看,长孙家领头的世家,是敌人,长孙家领头的文臣集团,也是敌人,任何试图和皇室争权的人都是敌人。
所以,在父皇的视角中,长孙家就是一个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状况的不定因素,且父皇是具备这样的能量去解决长孙家的问题。
他能处理掉长孙家,只是暂时没有这个必要。
长孙家在父皇在位的时候,兢兢业业没有倒行逆施的反叛念头,又是秦、宁一脉的外戚,对于保持朝政的稳定,起到很重要的平衡关系。
他倒了,晋王的外公山阳公,就会成为另外一座山。
父皇是没有模拟推演的,他又不能确保晋王这一脉的外戚是能百分百忠于朝廷的,所以父皇要考虑的因素比她们多太多了。
换而言之,有模拟推演的皇女,能快速辨别敌我,知道谁会成为敌人,谁会成为国之栋梁。
在这种情况下,长孙家就会成为公共的一个敌人。
他长孙明再远虑,再有良谋,敌在暗我在明,他拿什么来对付这层层重围中杀出来的皇女?
这可都是在模拟推演的战场中内卷出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