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吗?”秦歌道:“交州贫瘠,儿臣举交州之兵,上下一心,三个人一天只吃一个馒头还要以死护卫大秦疆土。再看看五哥,反贼在他身边大摇大摆的路过,他也没出兵啊!”
“他出兵了,只是反贼没有接战而已,这件事就这么过去吧。”秦文魁随口道:“这次招你回来,主要是为了你的婚事。”
“你想一次娶三个,虽然之前没有过先例,可倒是也有过在娶正妃的时候同时纳妾的先例。”
“这次你功劳甚大,三个就三个。黄道吉日是五日后,其他的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你这个新郎官。”
秦文魁难得调侃了一句。
娶一个正妃两个侧妃和娶一个正妃纳两个妾不是一个概念,妾是没什么地位的,也就比丫鬟强点。
“多谢父皇!”秦歌道:“这也多亏蔡大人做媒,若是没有蔡大人,儿臣也不会识得蔡公之女。”
“蔡大人呢?怎么没上朝,儿臣还要当面道谢。”
秦文魁终于知道蔡京为什么称病了,这是不想被秦歌恶心到吧。
“蔡尚书病了。”秦文魁道。
“那真是太遗憾了。”秦歌一脸惋惜的表情:“说到生病……邢尚书的病也不知道是否好转了。”
“他应该好的差不多了,既然你这么需要他帮忙,那就把邢道荣调到交州,给你做兵马大都督,一个兵部尚书亲自去做兵马大都督,想必交州日后当是稳如泰山。”秦文魁笑道。
“嗯,邢尚书的实力,儿臣信得过。”秦歌说的就跟真的一样。
“还有,张居正因战乱流落交州,就暂任交州刺史。”秦文魁继续道。
“多谢父皇!”秦歌微微皱眉,似乎不满意这个结果。
秦文魁见状,心里不禁有些快意。
虽然这秦歌快死了,可在他死前恶心一下他,也是好的。
秦歌为什么敢回来,秦文魁也是猜出了一个大概,可能,他觉得我没有杀他的理由吧。
之前是因为天命所归,而现在秦文魁想想,除了他不是亲生的,确实没什么理由杀他。
这秦歌要求虽然多,可说到底除了一些钱粮和蔡邕之外,都是他一个王爷本来就该享受的。
娶了杨家的女儿和蔡邕的女儿,会有世家和读书人向他靠拢,可这些优势别人都有。
秦文魁站在这个角度想,似乎他和秦歌有一个信息差。
因为秦文魁把自己代入到秦歌的视角,现在也找不到杀秦歌的理由了。
所以,秦歌安稳的回到了长安,以为他能平平安安的回到交州。
“还有别的事吗?”秦文魁道。
“父皇,还有一件大事。”秦歌肃然道:“那董贼当初假借儿臣的名义对父皇造反,想陷儿臣于不义,此仇不报,枉为人子!”
“待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儿臣想要马踏西凉,亲自把董卓捉来,由父皇惩治。”
“借道益州是吧?朕,允了。”秦文魁暗想,你也就能在心里想想马踏西凉的事了。
“儿臣没事了。”秦歌松了口气。
“陛下,现在董卓已经退兵,开始安稳发展,臣建议,痛打落水狗,灭了董卓。”一个武将站了出来。
“陛下,万万不可。”户部侍郎严嵩出列:“钱不够用了,粮草也不够了,没法再远距离作战,只能被动防守。”
“陛下,鞑靼大军久日不动,不若从并州抽调兵马?”又一个武将站了出来。
“你脑子有问题吗,我们人少了的话,鞑靼还会不动?”
“你放屁……”
很快,朝堂又变成了正常的朝堂,各个派系各个大臣争吵不休。
秦歌表示,我当初要是知道张真人对我有意思,我直接做完差事就去武当山修道多好,冷眼看着天下兴亡。
以后,我也要坐在最上面的位置头疼了吧?
要知道,秦歌账下的人意见也经常不统一。
贾诩出谋划策秦歌会听贾诩的,可治国上,贾诩就没那么擅长了,起码张居正等人的治国之策也不差,这还不是阴人。
打仗也是如此,李靖用兵的方式和徐世勣不同,秦琼和两人又有些区别,现在都听庞统的还好,等他们一个个身居高位……
得,有的头疼了。
秦歌表示,真想早点生个儿子,把他快点养大,然后……二十岁吧?差不多可以登基了。
那时候我去云游四海,坐船当海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