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孩子的爷爷却是一问三不知,他家除了攒下一些粮食和留着应对不时之需的铜板,家里就没有别的值钱的东西了。
捋了一把暂时没长出来的长胡子,岳斯想不通其中的关节,他不是那种耍心眼的人,干脆一力降十会,转头对眼眶泛红的孩子的父亲说到:“知道去钱塘县的路吗,去县衙里报官,就说是那个‘仙儿’谋财害命,县里的父母官如果看重这件事,肯定会派捕头捕快跟着你一起回来,你就直接领着他们去找那个仙儿,把她给抓了压过来。”
“如果衙门里不派人过来,那我就亲自出手。”
“这件事,与她脱不了干系。”
这家人身发生的事情,他通过采药的这个旁观者与孩子家人这些当事人的口述,大致了解的差不多,那孩子最近吃过的东西中,也就“仙儿”烧的符水与和的香灰最离谱,很大概率是这时候中招的,孩子的症状加重也是在“仙儿”离开之后。
只是岳斯想不通为什么,那个“仙儿”为什么这么做。
农户一辈子老老实实,县城里都少去,更别提去报官了,见了穿公服的人胆气就散了三分,但孩子的父亲还是去了,他要讨一个公道。
“人间的事,要用人间的手段来处理,那个仙儿毕竟还是人,就算是用法术害人,我除了她也算是杀了人,担了罪,所以请衙门里的人来的比较好,如果有妖魔鬼怪从中作乱、或者父母官不管的话,那就是我的事了,我辈修行人士,义不容辞。”
岳斯是这样的说辞,但是心里却并不是这样想的,他只是想测试一下自己的“树枝占卜”准不准,能不能把他带到剧情主线,所以用看非常有道理的方式做了一件没头没脑的事情。
结果喜人,那孩子的父亲真的领着一队衙役压着“仙儿”回来了,领队的是钱塘县的捕头,李公甫——许仙的姐夫。
“好嘛,原来是这么碰到剧情人物的。”
第五百四十一章 修行之难
李公甫这些人不是孩子的爹从县衙请来的,他甚至连钱塘县的县城都没进得去——想想就知道,靠着两条腿走路,往返没那么快的,并且还请的动李公甫这个捕头。
让孩子的爹去县衙里报案,岳斯是打着这件事成不了的主意,但事情却碰巧办成了。
这些捕快是孩子的爹在半路碰到的,原因是隔壁村子的一头耕牛不见了,丢牛的那家是有名的士绅,县里的父母官便派李公甫领着几个捕快衙役过来查看情况。
这年头耕牛可是比人命贵。
不管牛能不能找得到,态度得给足,李公甫到那士绅的村子调查一圈,李公甫是真心实意地去查,忙前忙后的,虽然屁用的东西都没有查出来,但是带着一班人马在那士绅的村里露脸了,让人家知道有帮人忙前忙后的。
毕竟那牛丢得实在是蹊跷,牛是犟牛,干活有力气,但是脾气倔,不是熟悉它的人挨近都不让,但是昨晚听不见半点牛发狂的动静,那士绅发现牛丢了之后自己在村里村外找了一圈儿,一无所获之后才报的官,对于找不找得到牛已经不抱什么希望。
他们村里的自己人都找不到牛的下落,李公甫这些个外人怎么能找得到,一无所获之后,他们一行人留离开了,那士绅说是要留他们吃饭,但事情没办好,李公甫自觉脸无光,不可能留下来,谢绝好意之后带着人向着回程走。
大热天的不着急赶路,李公甫和其余捕快在路边树荫下休息的时候,正好碰到孩子的爹,那农户见到李公甫这些公差打扮的人,立即跪下来含糊不清地把岳斯吩咐的事情说了出来,反复叙述了很多遍,才让李公甫知道了他到底说的是什么。
如果是一般的捕快,基本是不会理这件事的,因为费力不讨好,但李公甫却是一个好人,一个有良知的好人,还真的跟着孩子的爹走了一趟,找到那个“仙儿”的家里。
那个仙儿只是一个乡下农妇,虽然靠着装神弄鬼在这十里八乡有了些名气,但是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是知道的,见到穿着红色差服的捕快心里就怕了,把她知道的事情都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然后一帮人就感觉头疼了。
这个“仙儿”只是一个普通农妇,因为馋且懒,就学着装神弄鬼,骗吃骗喝,结果真的请到了一尊“大神”,然后就再也摆脱不掉了。
说是“大神”,其实只是一个妖怪,已经化为了人形,平时做道人打扮,会使几手法术,妖怪的存在本来就吓人,更何况还懂法术,这个农妇就任其驱使了。
妖怪倒没吃了农妇,而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