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们没能及时赶到……”
“不,你们不用为此道歉。说白了精灵如果当时也在场的话,估计记在我老爸老妈手册上的内容还得多一条——
那就是精灵作为兄弟之盟选择了与拜耳佔斯殉情。更何况我对拜耳佔斯其实没什么想法,毕竟千百年过去了,这个帝国已经远去了,我也不怎么在乎了。还是请把我当做一名修女看待吧,先处理现在的要事再说。”
特蕾莎修女的耸肩,让精灵们更是羞愧。但如她所说,现在更重要的,是「面与点战术」的可行性。
但毕竟事业有专攻——精灵们是强大的法师不提,但他们是真的对神职人员的体系不太了解。
为此,特蕾莎看着吵吵嚷嚷的老精灵们,最后只能在芬的注视下又站了起来,亲自向他们介绍神术的体系。
在这个世界,魔法与神术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体系。
以魔法师的角度来说,他们释放魔法是「循环」且受限于地区的。
一种法术在释放后,会因为魔力性质的变化,变成利于另一种法术释放「基底」。
四大法术中,施放火焰法术后,火元素就会利于土系法术的释放。土系法术释放后,则是木系法术。而木系法术之后,就是水系法术。
基础魔法的精髓,就在于四大法术之间的循环连携——而对魔法师来说,他们能否释放更强的魔法,取决于自身积攒的魔力与「当地的魔力储备」。
而禁止法师施法的最好办法,就是直接影响整片地区的魔力循环,将魔力变成法师几乎无法利用的「魔力残渣」。
与之相对的,牧师是依赖信徒才能释放神术的特殊人员。
他们与法师一样需要接受枯燥的训练,但比法师要好的地方在于,牧师有能力为自己创造「神力充裕」的条件。
这关键就在于信徒自身。
“如果魔法师在一个魔力上限只有100的地区只能释放小火球,在魔力上限10000的地区能释放战略魔法的话,那么牧师就可以在一个神力上限只有100的地区强行通过带领信徒的方式,将上限从100提升到10000。”
特蕾莎解释着,还用微弱的光明神力演示着。
“通过信徒数量的多寡,牧师跟法师在施法资源的对比上会显得更轻松一些——但反过来说,如果牧师的信徒就只有那个数没办法得到补充的话,那么在法师等待地区魔力再次恢复成10000的时候,牧师却会因为信徒的不停死伤而变得越来越虚弱。
从10000到9000,再从9000直接削减到2000——
在一定阈值上,信徒的命是不值钱的。但在一定的阈值下,每一个信徒的生死都会影响到牧师所释放的神术的威力……”
“所以特蕾莎陛下,您的意思是……只要我们能想办法将信徒削减到一定的阈值,那么光明神教的牧师就会在某个时刻出现「崩溃」的意思?”
“是的。不仅是崩溃,这还会带来连锁反应——因为那些增益性的群体屏障也与信徒数量挂钩,如果牧师与牧师之间还在进行某种神术的连携的话,甚至可能会因为信徒的死导致威力相差了十几倍。
但核心问题一就在于,我们该怎么进行「面与点战术」。
我们必须要同时对信徒与牧师本人造成巨大的威胁,单就现在来看,我们能对普通军队送去致命威胁的战略法术,似乎就只有精灵的法师团了。”
因为两者不同的机制,法师虽然可以用灵活的姿态释放战略法术,但他们除了自身的魔力储备外,他们似乎共享一整个地区的魔力总量进行施法的,很容易某个人抢先一步释放大范围法术后导致整个区域「空蓝」的状况。
特蕾莎乐观点估计,现在加帕里亚的法师数量非常多,他们在精灵之森里应该是可以肆无忌惮的释放大范围法术的——但问题是,魔物森林的魔力储备要比精灵之森来得低。
用简单易懂的方式比喻,精灵之森的魔力储备就像是一个7天没导的成年正常男性,而魔物森林的魔力储备则是天天乱导还不吃补品的小青年。
在面对同样的女性,前者指不定能一夜七次郎,而后者怕不是连本番都没进去就萎了……
虽然很粗俗,但精灵们姑且还是认可了特蕾莎修女带着黄段子的比喻。
“这样一来,我们就必须要在精灵之森里与教区决战了吗?”一名老精灵忧心忡忡,“虽然我们的确有办法「针对牧师」迫使对方在自己身上释放神术屏障,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