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来。
如果有火锅底料就好了,就不用如此麻烦了,一块火锅底料就能搞定汤底。随着大火的烹饪,一股呛人的辛辣味扑面而来,呛得肖丞和小厨房管事儿连连打喷嚏,眼睛都呛红了。江婷简单评价道:“这烟囱不行。”小厨房管事儿含泪点头,毕竟他们平时根本不会搞出这么大油烟啊。红油炒出来后,倒几瓢水进去,“滋”的一声,锅里可算安静了,加点盐巴酱油进去,盖上盖子开始煮。肖丞问:“这叫什么菜啊?”“水煮肉片。”
“水煮肉片?”
肖丞撇撇嘴,水煮的不都是寡淡无味的么,这汤底他不用尝就知道该有多麻辣鲜香了。
他觉得应该改名叫麻辣肉片。待水开后,把素菜放锅里煮熟捞起来,垫在大碗底下,再把肉片放进去煮,肉片要抖散开才行,不容易成坨,反而一片一片地在锅里翻滚着。肉片烫熟迅速捞起来,保证肉的鲜嫩,铺在素菜上面,把汤倒进碗里,撒一把花椒干辣椒蒜蓉和葱花,用热油往上面一泼——“滋”的一声,水煮肉片完成。
肖丞不禁舔了舔唇,那热油泼上去激发的香味直往鼻子里钻,他后悔了,方才应该让江婷给他的碗里也多来点肉!小厨房管事儿已经很有眼力劲地打好了两大碗米饭,配上小厨房给指挥使留的饭菜,打包装进巨大的食盒里,足足装了两大盒。“肖大人,我随你去吧。”小厨房管事儿殷勤道。肖丞却拒绝道:“你去干嘛,给我,我自己提。”小厨房管事儿被噎了下,只有讪讪地笑了笑,把肖丞送了出去。江婷回到营帐时,时间已经很晚了,谢宁几人正坐在床上等她回来。“江廷,你回来啦,给你提了热水,在桶里呢。”有时候晚上的大厨房灶堂里还有余热,锅里会煨一些热水,需要的人自己去舀,自从谢宁等人发现江婷更喜欢用热水洗澡后,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提点热水回来给她。江婷揉了揉脖子,笑道:“谢了。”她去找衣服准备洗澡。谢宁眼巴巴看着她,“你给指挥使大人做什么菜了啊?”江婷瞥了他一眼,“水煮肉片,你怎么用这种眼神看我?”谢宁叹了口气。秦玦笑道:“他怕你做的饭被指挥使大人瞧上,把你弄去专门开小灶,那我们就吃不到你做的饭了。”江婷伸手弹了弹谢宁的头,“你想什么呢,指挥使从京城来的,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能瞧得上我做的东西吗?”“怎么瞧不上?”谢宁翻身而起,“你做的饭那么好吃,他要是瞧不上,那他到底想吃啥啊?”江婷笑着摇摇头,提着桶去洗澡了。不管今日指挥使到底是出于什么目的来解救火头营的,也不管她做的饭菜到底能不能入指挥使的眼,她都不想去深入思考。又麻烦又累,管他的呢。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火头军们照常三天摆摊一次,平日里就好好地把大锅饭做好,叫外人挑不出错来。火头军们原本还担心郑同知秋后算账,但似乎真如肖丞所言,郑同知确实不再管火头营的事了。以后火头营有什么大事,钟叔直接向指挥使的亲兵汇报即可,再由亲兵转达给指挥使。日子慢慢进入九月,天气逐渐凉爽下来。边关的秋天来得早,九月中旬草木就开始枯黄,每年这个时候火头营也会更加忙碌起来。他们要多准备冬天的柴火,在下雪之前,还要准备好过冬吃的腌菜等。大营后面就是漠金山,柴火是不缺的,同时放羊的火头军还要多割一些草料晒干,用以冬天喂羊。喂马喂牛的后勤兵也加入放羊的队伍和他们一起割草料,时不时还去河里抓鱼回来晒干做成咸鱼备着冬天吃。负责将士们军衣的后勤兵开始裁剪布料,准备制作冬衣了。夏天的时候军营只发一套甲胄,但冬天是不能不发棉服的,很多士兵是南方来的,没有见识过边关的冬天有多冷。还未到十一月末,外面的雪就能埋到大腿,没有棉服棉被,一觉醒来人都成冰棍了。好在秋季的物资和粮草顺利送达了,全营都松了一口气,开始为过冬做准备。这日江婷正坐在营帐外面晒太阳,手里捏着一把怪味胡豆嘎嘣嘎嘣嚼着。前几天新兵操练期结束了,分来二十几个新兵到火头营,火头军们终于可以轻松一点了。对面营帐的火头军探出头来,叫道:“江廷,吃什么呢,这么香。()?()”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