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会来光顾,今天也是一样,下了班,她来到这里,轻车熟路地坐到常坐的位子,侍应见到,过来微笑询问,“布朗小姐,还是老样子?”
“不,今天有客人,先给我来杯水,我一会再点菜。”
“ok。”
谢丽尔在位子上坐了没多久,她等的人来了。
“嗨,珍,这里。”谢丽尔冲目光四下游弋的苏丽珍挥了挥手。
苏丽珍看见,走了过来,在谢丽尔的对面坐下,“谢丽尔,我闻到了咖喱的味道,这里是印度餐厅?”
谢丽尔呵呵笑道:“珍,我邀请你的时候已经告诉你了,吃不惯印度菜?”
“不是,只是这里和我想象中的印度餐厅不一样。”苏丽珍看见走过来的侍应生,说道:“我不知道吃什么好,谢丽尔你帮我点。”
“好的,我会帮你点清淡……”
“介意我提供意见吗?”谢丽尔的话还没说完,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白人来到了桌前,彬彬有礼却又失礼地说道。
待谢丽尔和苏丽珍的目光集中到他脸上,他笑着说道:“冼夫人、布朗小姐,我是约翰,约翰·马登。”
约翰·马登,又称小马登,乔治·马登的儿子,在上海出生,也在上海完成小学和初中的学业,高中时期回到英国就读,后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法律。
毕业后入伍,成为皇家骑兵炮兵团的成员,参加了北非战争和诺曼底登陆。退役后,进入利物浦蓝烟囱航运实习,等掌握一定的职场与商业技能,乔治·马登安排他进入会德丰的伦敦办事处工作。
1947年,他带着新婚妻子安妮来到香港,先为会德丰的南渡打前站,后跟在乔治·马登身边学习如何管理会德丰。
谢丽尔和苏丽珍对视了一眼,随后看向小马登,“马登先生有什么好建议?”
“冼太太如果是第一次吃印度菜,可以试试勒克瑙的美食,香料不会放得太多,偏清淡一点。布朗小姐是这里的常客,想必不用我推荐。”小马登笑着说道:“我可以坐下吗?”
“马登先生请坐。”苏丽珍说道。
曾经有一次,先生在贤者时间交代她接替岑佩佩那个骚蹄子的工作,多跟谢丽尔来往时,顺便说起过一些关于走私的事。
在印尼独立战争期间,马来亚、新加坡的华商,如李光前、张明添、高德根等人,向印尼走私了大量的日式和英式武器、药品以及食物,一吨橡胶换30发子弹,两吨橡胶换一支来复枪,非常暴利。
而在华商背后,充斥着英国佬的身影,走私的物资绝大多数由英国洋行、商行提供,华商在走私生意中扮演“高级买办”的角色。
英国人对美国人的情感是复杂的,在他们眼中,原来的美国人是乡巴佬、看不上眼的穷亲戚,谁知道风水轮流转,乡巴佬居然后来者居上,小日子过得比他们还滋润。
现在甚至反过来掐他们喉咙,是可忍孰不可忍,别说恶心美国佬的同时能大赚快赚,就是倒贴一点,他们也乐意恶心恶心美国佬。
对内地的走私,英国佬不仅会参与,还会成为中坚力量,但毕竟存在英美友好的大前提,一些事情不能太过公然,得遮遮掩掩,犹抱琵琶半遮面,洋行和买办的最佳拍档组合一定会重新兴盛起来。
我额头上就刻着“精英买办”四个字,有能耐摸清楚金季商行底细的英国佬会主动找上门来求组合。
先生的话还言犹在耳,英国佬已经主动找上门了。
小马登在位子上坐下,冲苏丽珍说道:“冼夫人,冼先生不在香港?”
苏丽珍不卑不亢地说道:“马登先生,我家先生出差去了。”
“真是不凑巧,我听说冼先生踢波踢得很好,想约他一起踢波。冼先生回来以后,还请麻烦冼夫人转告一声。”
“好的,我家先生最是喜欢踢足球,听到有人约他踢球,他一定会加快速度完成工作,尽快赶回香港。”苏丽珍微笑回应。
小马登轻轻颔首,转脸看向谢丽尔,“布朗小姐,我在伦敦有一些朋友从事进出口贸易,掌握着丰富的货源,你想了解一下吗?”
“都有什么?”
小马登干脆地说道:“非杀伤性军用物资。”
“伯父,一点小心意,请笑纳。”李宅客厅,冼耀文将一提茶叶递给李光前。
李光前扫一眼茶叶的外包装,便知是从泉州茶庄出来的茶叶,没经过二次分装,他接过茶叶,笑着说道:“耀文,你有心了。今天天气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