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慧掩饰性的咳嗽一声:“赵国庆同志,你的家庭情况我都是了解的,也不觉得会成为我们之间的问题,如果你也对我有意思,不如咱俩想处处,合适了就结婚,不合适就彼此祝福。”
她张晓慧也不是新兵蛋子,早已知道两个家庭的差距,自己将来会面临的问题。
但在她看来,只要男人合心意,其他的一起都不成问题。
就说他们俩都是军人,将来跟赵国庆爸妈相处的时间都有限,能相处得好自然好,相处不好,一年到头只见一两次的,有什么好相处不好相处的。
退一步说,就算婆婆难伺候,她又碍于丈夫不能断绝来往,也大可以花钱消灾,每个月出钱点请个人照顾公婆都成。
张晓慧脑子里转了一圈,就已经想到八百种解决办法。
在她坚定的眼神中,赵国庆的眼神也变了:“张晓慧同志,既然如此,咱们就好好处,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信任,绝对不会让你受一丝一毫的委屈。”
张晓慧抿着嘴角笑了。
两人处对象的事情是瞒不住的,这边刚开始,那头消息就传到了张家父母的耳中。
张父连忙让人去调赵国庆的履历,一看倒是挺满意,虽然出生差了点,但个人能力实在是出挑。
他见猎心喜,反对的心思顿时消了一半。
张母却有说不出的担心,拉着女儿劝:“我知道你喜欢那个傻小子,可他是农村的,家里头还有三个妹妹,穷得叮当响,这样的家庭别说以后贴补你们小俩口,别拖累你就不错了。”
经历了袁辉那档子事情,张母其实心思消了大半,不再逼着女儿找门当户对的人,可赵国庆除了人还可以,其他家世背景都不太行。
张晓慧却振振有词:“妈,我原本就没指望他们家能帮衬多少,再说了,我们俩都是军人,让他进修回去也能穿四个口袋,到时候我们俩工资加起来就不少,就算他的那些全给老家,也够了。”
张母被这话吓得不行:“你咋能这么想,快说,你俩现在有没有过,那臭小子是不是占你便宜了,哄得你这么死心塌地的。”
“没有。”
张晓慧说得斩钉截铁:“国庆不是那种人,妈,他出生是不好,可你瞧瞧他家,大伯是退伍军人,堂姐弟都是大学生,这样的家庭人品会差到哪儿去?”
“那是他大伯家,又不是他自己家。”张母更担心,尤其是见女儿没了以前的明智,口口声声都为男人说话。
这女人的,一旦一颗心都扑在男人身上,就距离倒霉不远了。
张晓慧笑着说:“就算有什么不好也不怕,国庆说了,他一辈子都不会让我受委屈。”
张母一听更发愁了,追求热恋的时候说的话能信?男人都一个人,没得手的时候千好万好,真要结婚了,那可就说不准了。
“傻姑娘,结婚前的话能当真吗,你可别昏了头。”
见亲妈不信,张晓慧只好使出撒手锏:“你知道赵云清吧,就是赵伯伯家刚认回来的大侄子,那就是国庆大伯家收养的儿子,你信不过我,难道还信不过赵伯伯的眼光?”
“云清要是品性不好,赵伯伯能瞧得上眼?”
张母一听这话,果然动摇起来。
张父张母见女儿一门心思钻进去,显然是对赵国庆动了真情,只得一次次打听。
这越是打听,两人对赵国庆倒是也没啥不满,人长得好,正是年轻的时候,还立过功,在认识他们女儿之前就是重点培养对象。
赵国庆的上司,战友,对他的评价也都不错,讲义气,知进退,处事公平公道,却又不失那种容易钻牛角尖的。
再一看,赵家居然出了这么多大学生,张父张母顿时松了口气。
赵国庆正式登门拜访这一天,说着说着,张母忽然开了个口。
“国庆,你要想娶我家小慧我没意见,但有一个要求。”
赵国庆很是拘谨,连忙问:“伯母您说,能做到的,我一定会做到。”
张母意味深长的看着他:“你当然能做到。”
“你也知道小慧是我们夫妻俩唯一的女儿,这样,将来你们俩结了婚多生几个孩子,但不管生几个,第二个得跟我们姓张。”
话音一落,在场四个人都愣住了。
张父张了张嘴,又觉得这法子不错,没反对。
张晓慧却拧起眉头:“妈,你咋想一出是一出的,这事儿你怎么没提前跟我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