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演说和拉拢后,囚犯们生起生的希望,自然纷纷踊跃参加,接下来几日李云将此事交与高远处理,按照他的命令,高远所需要做的便是将这几百名囚犯训练成一个熟练的士兵,然后再在这基础上专门进行特殊的强化训练,再以这批囚犯组成特种军队的教导团,专门训练日后发配来的囚犯,这样就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战斗力。
因为匈奴内战带来的机会,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流逝,留给李云混水摸鱼的机会已经不多了。而且即使现阶段大汉中央内阁决定介入匈奴内战,以大汉目前的战争准备情况来看,也是不足的,所以现在李云要做的不是攻击,而是尽可能的使匈奴的实力在这场内战中损耗。再没有比昂贵的军事装备更可拖跨一个国家的办法了。在现代,庞大的红色苏联帝国,因为军备竞赛而崩溃的事实,给了李云不错的灵感,而在冷兵器时代,什么装备最昂贵而且看似风光,实则不堪一击?答案就是早期的王牌兵种,重装铁甲骑兵!在历史上,冷兵器时代的早中期,特别是蒙古轻骑兵未横扫天下之时,最犀利的攻击兵种当推浑身披着重甲手持长矛的骑兵。特别是马镫和马鞍没有成功的普及的时候,这种纯粹凭借冲撞和完整队型击碎敌人防线的王牌军种简直是战无不胜的强大存在。而在重骑兵中,最强大地攻击力量当推最为昂贵的铁浮屠!这种慕容鲜卑发明的。专门为战争而存在地强大骑兵以其密不透风的重甲。三马一体的强大冲撞力和破坏力,使得一切兵种在它的面前都是那么的脆弱和渺小。直到岳飞大破金国铁浮屠,这才找到它地致命弱点。再之后,蒙古骑兵横扫天下,重骑兵彻底的退出历史舞台。但是现在,铁浮屠却是当之无愧的战争利器,草原上一切兵种的克星。而且最为重要的是,这种骑兵的装备,当世除了大汉国有着完善的冶炼,锻造体系外,其余文明根本无法仿制,生产,而且这种骑兵装备价格昂贵。买上一点点根本不能成事,要想真正形成战斗力,就必须得装备千人以上的规模。然而即使大汉国最大的生铁冶炼地,临邛一年的全部生铁产量也仅仅只能满足一万套该骑兵的装备。但是铁浮屠不形成规模则已,一旦形成强大的冲击集团,那么它便是这时代当之无愧的战列舰!而在没有航空母舰之前,唯一对付战列舰的方法,便是战列舰,李云想到这里。它就仿佛看到了无数的草原民族哭着喊着,企求着大汉国将铁浮屠的装备出售,因为他们要对付来自敌人的铁浮屠!这样一来,整个草原上的民族就都变相的成为大汉帝国的鲜血输送者,大汉国的国内矛盾完全可以转移到他们身上,甚至大汉农民的赋税也可由这些卖家自愿承担。这真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李云微微的笑着,脑海中拼命回忆这种骑兵的装备模样,然而铁浮屠的样子他却无从想起,因此他只能自己动手。幸好,这几日随着商队而来的熟练工匠大大增加,其中有不少是杨谋特意派遣,几乎所有的人都震惊了。按照李云的构思,这种新式骑兵装甲,百分之五十是由铁构成的,片状的铁板和青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苍蝇都钻不进不去的完美防御体系,更令工匠们震惊的是,李云居然连战马也要披上这样的重甲。这完全是以牺牲骑兵的机动能力,换取完美的防御和攻击为代价的大胆设想!几个年轻的临邛工匠当场对这个想法进行了驳斥,他们是刚从临邛技术学院毕业的尖子生,平日里也常与官学的兵家学生沟通过,他们自然知道骑兵的传统意义,在他们看来,骑兵远不如弩兵来的实用,而且在传统上骑兵属于离合之兵,它存在的最大意义便是发达的机动性。李云感到很欣慰,当初的投资,现在已经可看到结果,作为技术人员,他们可考虑到军事上的实用性,这已经大大出乎他自己的意料。但是他依然坚持,因为这个东西一来并不是要真正大规模的装备大汉军队,即使要装备,那也仅仅只会有一小部分适合的骑兵,进行换装,因为在李云看来笨重的铁浮屠远不是装备了角弓,高桥马镫,马鞍以及马蹄铁的轻骑兵的对手。二来,这些年轻人思想太过古板,他们依然认为这世界上最强大的攻击力量是步兵,而装备了强弩的步兵,却不知属于骑兵的时代早已经来临,只不过不是貌似强大的重装骑兵而已。由于李云的坚持,铁浮屠的设计计划迅速展开,事实上,在熟练的工人面前,区区铁浮屠不足为患,仅仅几天,工匠们便设计出三套不同的铁浮屠草图。一种为临邛技术学院毕业的年轻人们提出的,不得不说,相对其余两种,这一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