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人为什么要活着? > 第二章 死后的审判

第二章 死后的审判

(正旦云:)窦娥告监斩大人,有一事肯依窦娥,便死而无怨。

(监斩官云:)你有甚么事?你说。

(正旦云:)要一领净席,等我窦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练,挂在旗枪上: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沾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

(监斩官云:)这个就依你,打甚么不紧。(刽子做取席站科,又取白练挂旗上科)

(正旦唱:)【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刽子云:)你还有甚的说话?此时不对监斩大人说,几时说那?

(正旦再跪科,云:)大人,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

(监斩官云:)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雪来,可不胡说!

(正旦唱:)【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正里再跪科,云:)大人,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

(监斩官云:)打嘴!那有这等说话!①

《窦娥冤》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是非常著名的“冤案”。古今中外的社会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冤假错案,至少到今天为止,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就有可能遇到“冤案”,只是每个人遇到“冤案”几率不同而已。虽然每个国家都努力完善各类司法制度,努力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但是迄今为止,尚无一种制度、一个国度可以完全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不同国家之间有所区别的,仅是司法公正的程度不同、冤假错案发生率的高低不同。窦娥虽冤,死后却可沉冤得雪,究其原因,是因其在生前许下的愿,在死后得以应验——其死后真是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这种平冤方式也是关汉卿美好的幻想,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无法实现。这也说明了在关汉卿生活的年代,不知有多少冤假错案一冤到底。在当今世界上,即使在最文明的国度内,发生冤假错案后,想要鸣冤改判,也是非常困难的。当然笔者在此所说的冤假错案,不仅仅是指含冤致死的重大刑事案件,还包括其他刑事、民事、行政等诸多方面的错案。

如果人有前世来生、有可以不断转世投胎的灵魂,那么人死后是否会有审判?如果有审判是否也会有冤假错案呢?

一、有死后的审判吗?

每个人都会经历死亡,人的肉体死亡后,灵魂与肉体分离,灵魂在离开肉体之后发生了什么,是否如《希伯来书9》所言:“27按着命定,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死后审判是真的吗?

1.死后审判的传说

古今中外一直以来都有很多有关死后审判的传说,当今的影视作品中,也有很多基于传说改编的阴间审判的故事。从明朝流传至今的《了凡四训》,其中就涉及了阴间审判的故事(虽非死后,但与死后类似)。该书记载:“从前有一个人,叫做卫仲达,在翰林院里做官,有一次被鬼卒把他的魂引到了阴间。阴间的主审判官,吩咐手下的书办,把他在阳间所做的善事、恶事两种册子送上来。等册子送到一看,他的恶事册子,多得竟摊满了一院子;而善事的册子,只不过像一只筷子那样小罢了。主审官又吩咐拿秤来称称看,那摊满院子的恶册子反而比较轻,而像一只筷子那样小卷的善册子反而比较重。卫仲达就问说:我年纪还不到四十岁,那会犯了这么多的过失罪恶呢?主审官说:只要一个念头不正,就是罪恶,不必等到你去犯,譬如看见女色,动了坏念头,那就是犯过。因此,卫仲达就问这善册子里记的是什么。主审官说:皇帝有一次曾想要兴建大工程,修三山地方的石桥。你上奏劝皇帝不要修,免得劳民伤财,这就是你的奏章底稿。卫仲达说:我虽然讲过,但是皇帝不听,还是动工了,对那件事情的进行,并没有发生作用,这份疏表怎么还能有这样大的力量呢?主审官说:皇帝虽然没有听你的建议,但是你这个念头,目的是要使千万百姓免去劳役;倘使皇帝听你的,那善的力量就更大了哩!”②

在中国古代其他的记载或传说中,死后审判的过程也大致与《了凡四训》中记载的类似:人死后灵魂离体,由黑白无常或牛头马面勾魂至阴曹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