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的秋收比前一年更加惨淡,不知道为何,包括卫家自己院子里的红薯也只有去年的一半。好在收获的时候,卫承奕将空间内装好的红薯充数其中。
“还好,还好。”刘桂芬数了数带着道:“今年倒是比去年还多收了不少。”
“比去年整整多了一口袋红薯呢!”董心莲开心的说道:“咱家至少不用太担心粮食。”
“听外面的人说,河南那边的粮食很多都没长穗子,估计难以收获。”刘妈站起身子说道:“估计接下来不知道有多少的人会逃难而来。”
卫承奕也是十分烦恼,空间实在不大,勉强维持自家人和药房伙计的口粮。再说了,升米恩,斗米仇,又有几个人是能够喂的熟的?
搬运这件事自然是不需要自己的,于是直接回到了屋里。
空间的地里也是丰收后的狼藉,各种作物的秸秆乱七八糟,油菜籽还没榨油,花生还需要清洗晾晒......空间内一堆事都需要自己处理。
蜂箱已经有了七八个,蜜蜂数量也有了规模,想着待会先取哪一个蜂箱的蜂蜜,也是一种烦恼。
鱼塘里的鱼也有了一定的规模,每天来两条也是问题不大的,竹林中散养的鸡也是已经三十多只,每天二十来个鸡蛋看来也需要自己和粮食一块处理给家里,这样至少每人都能够补充营养。
等到事情做完,拿着一罐蜂蜜便往厨房去。
“妈,舅舅那边是不是还要送些粮食过去?”董心莲问道。
“回头让刘妈家的送过去半袋红薯,十斤白面。”刘桂芬叹息道:“赶上这大灾年的,家家都没有余粮。”
“你说这灾情还得持续多长时间啊?我总是感到心慌。”刘妈也是忧心,毕竟42年那场浩劫自己依旧记忆犹新。好在如今政府一心为民服务,这十多年来积累的也有一些家底,报纸上说各地政府单位,救灾也都很及时。
“别担心。”刘桂芬安慰道:“刘妈,你放心,就算真像十八年前那样,你也放心,只要家里有口吃的,你们夫妻两个就饿不着。”
刘妈强忍着泪水点了点头,那一年的惨烈历历在目,那一年民国政府一边救灾一边征粮,其动作真是可笑至极。
中国自古代起,就强调先免后赈的救灾顺序,蠲免赋税应是政府的首要反应措施,赈济的同时不免赋税无异于往灾民的伤口上撒盐。
也正是那一年,刘妈先是与父母失去联系,后又眼瞅着公婆把最后一些吃的,强让给自己和丈夫两人,两位老人最后活活饿死在自己的眼前。
“刘妈,你怎么哭了?”卫承奕自然也是听到了刚才的对话,也知道刘妈哭的原因。先是把蜂蜜放在案板上又道:“刘妈,咱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你就放宽心吧!”
刘妈看着卫承奕方才露出了笑容,“小五子,你可得说话算话。”
“那是当然,你就等着我以后给您养老就得儿!”卫承奕坚定地说着。
“对了,小五子,你看待会,你那边能不能多弄些白面或是大米,赶明儿我给你舅爷家送过去一些。”刘桂芬把卫承奕拉到一边问道。
“这会我也该去看看了。”卫承奕说道,如今即使星期天自己也要出去一趟,弄些粮食回来。
“对咯!这是蜂蜜,昨天忘记拿出来了。”说罢把东西顺着案板推给刘桂芬道:“奶奶,你收起来。”把东西给了刘桂芬,卫承奕也就离开了厨房。
“嘿~,这蜂蜜够香的啊!”刘桂芬打开盖子忙说道,有拿着筷子沾了一点放到嘴里:“是不是很久没吃的原因,咋感觉这蜂蜜那么甜呢?”然后便拿出三个碗,每碗舀了一勺子,便道:“刘妈,用温水冲一下。”说罢又把盖子拧上。
不多时三人一人一碗蜂蜜水,一边喝一边吧唧着嘴道:“好喝。”
卫承奕出了门则是来到了小酒馆,此刻小酒馆已经有三三两两的客人了。
“嘿~,小五子,你咋又来了?”牛爷见到卫承奕也是新奇。
“怎么?就您牛爷能进咱小酒馆,别人就不行了?”徐慧真笑着对牛爷玩笑般的说着。
“我多嘴,我多嘴了。”牛爷一边求饶一边仰头喝下一杯酒,算是为自己刚才言语不当赔罪。
“牛爷。”卫承奕道:“我来买二斤酒。太爷爷的酒喝完了。”卫承奕说罢走到柜台,小声道:“徐姨,老规矩,十年陈酿。”
“得嘞。”徐慧真对着后门喊道:“全无,给卫家老太爷打二斤酒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