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师父交待一句后,也回去休息了。
赵建坤则负责收拾。
王静怡安顿好朵朵后,便回了房间。
等她回到房间,赵建坤已经烧好热水,“你先去洗洗。”
待王静怡洗好出来,发现赵建坤已经打起了盹。
这两天采石头让他太过疲劳。
王静怡走过去,轻轻唤醒他:“你先去洗洗再睡吧。”
“好,”赵建坤起身去洗漱。
等赵建坤洗漱完,炕被已经铺好了,他躺到柔软的炕上,舒坦极了。
王静怡依偎到他怀里,关切地说:“要是太累了,不如花钱买砖块盖吧。”
“再努把力,到年前我们就能采够了。”
赵建坤知道赵婶子不可能答应再盖一栋砖瓦房。
“睡吧。”他轻吻了一下王静怡的额头,然后熄灭了油灯。
正如赵建坤说的,除夕前一天,他们采集了足够的石头。
赵婶子见石头采够了,心里高兴,对王静怡说:“晚上做两个好菜,犒劳一下你爸和建坤。”
“我省得,”王静怡笑着回答道。
随后,她开始准备食材,打算晚上做个小鸡炖蘑菇,再炒两个菜。
当晚上的饭菜准备好后,王静怡便去通知大家可以开饭了。
晚饭后,等大家都回去休息了,王静怡对赵建坤说:“你再去给赵三老婶子他们送袋玉米面。”
于是,等天完全黑下来后,赵建坤便开始送玉米面。
虽说今年村里收成好了很多,但有些困难户之前欠了村委的钱粮。
还了饥荒后,他们的日子过得很紧巴。
王静怡知道有两户人家,猫冬后每天只吃一顿饭。
这天寒地冻的,王静怡怕他们饿出个好歹。
所以此前,她已经让赵建坤悄悄给他们每家送过一袋玉米面。
翌日一大早,也是除夕的早晨,这几户人家起床便发现窗台或院子里多了一包玉米面。
“他爹,你快出来看看。”老婶子冲着屋里喊道。
“咋了?”老头子应声出门。
一见门口的玉米面,他赶紧拎回屋里,并叮嘱道:“这事可别说出去。”
“他爹,你说这是谁送的?”老婶子疑问道。
“既然人家不想让咱知道,那就没打算要咱回报。但这人肯定是咱庄子上的,以后等咱条件好了,也对村里需要帮扶的人家好点。”老头子说道。
“就咱家这条件,还能等到咱帮扶别人?!”老婶子可不相信。
苦日子已经磨灭了她的希望。
“要是从前咱不敢说这话,但现在咱村可不比从前。
咱家今年已经把饥荒还的差不多了。等明年还完饥荒,咱也建个土石房。”
老头子的声音很坚定,眼里闪着希望的光。
“你这一说,也许咱还真能过上好日子。”
老婶子挖了一大碗玉米面,准备多蒸一些窝窝头,今天让孩子吃个饱饭。
其他收到玉米面的人家,也都没有声张,但都高兴的张罗起年夜饭。
在春节的欢乐气氛中,王静怡也开始忙碌地准备着年夜饭。
此时,虽然还是早晨,但厨房里已经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气,透着节日的温馨和热闹。
王静怡的手灵活地动着,她先是把一张张春卷皮铺平在案板上,然后夹上各种馅料,熟练地卷起来,形成一个个漂亮的春卷。
春卷炸的时候,王静怡开始准备肉圆子。
她把剁好的猪肉馅放在碗里,加入各种调料,然后用手搓成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圆子。
她的手如同雕塑家的雕刻刀,把猪肉馅变成了一个个金黄色的肉圆子。
油锅里的春卷开始变得金黄,王静怡把春卷一一捞出,放在盘子里。
肉圆子也准备好了,她把它们一个个放入油中炸熟。
就在王静怡刚刚炸好肉圆子时,响起了急促地敲门声。
正在劈柴的赵建坤,停下了手里的活,放下斧头,去开门。
“建坤啊,宝根天还没亮就去山里了,到现在还没回来。”桂枝婶慌张地说道。
赵宝根每天早上都会去查看陷阱里有没有猎物,但往日这时候他早就应该到家了。
“你别急,我去看看。”
赵建坤说完,跟王静怡打声招呼,便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