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
原本老两口对女儿已经死心了,想着就当养了个白眼狼,只要她好好活着也行。
没想到,女儿不声不响的竟然结婚了,还找了一个如此优秀的对象。
至此,温父温母心情瞬间开朗,就连走路腰杆都挺直了。
原本老两口想来乡下看望一下女儿,顺便见见女婿。
但奈何工厂最近太忙,天天都要加班加点的干活,也没法请假。
不能亲自过来,温母就邮寄了好大一包裹,当做给亲家的见面礼。
信里温母还叮嘱温小西,要好好跟婆家相处,不要像之前那样动不动就耍小性子。
最后一段,则是温父亲自留笔:
【小西,小的时候你最喜欢我,有什么心里话都会跟我说。
后来你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不爱跟爸爸说话了,我却总在你耳边唠叨。
现在你已经嫁人,算是真正的大人了,爸爸不会再唠叨你了。
只希望你能记住一句话:
不管你身在何处,无论是什么样,爸妈永远爱你。
你要是不开心想回家了,随时都可以,温家的大门永远为你而开。】
字里行间,都透露着父亲对女儿的牵挂和关心。
温小西看得鼻头一酸,眼泪差点落下来。
若是让温父温母得知他们的女儿,早在两个月前就香消玉殒,不知会有多伤心。
其实原主内心深处还是很爱父母的,但因性子执拗,从未说出口。
现在她来了,原主身上的因果她也担了,那么原主的父母她也会接受。
从此以后,她温小西就是原主,温父温母就是她爸妈。
她会带着原主心中的那份爱,好好孝顺爸妈的。
温小西放下信件,目光看向旁边的包裹。
打开一瞧,里头竟放了好些东西。
一床红棉被,两卷长布:一卷是蓝色,一卷是红白格子的。
两罐麦乳精,两罐白糖,两包大白兔糖。
2张糖票,3张粮票,3张工业票,5张布票。
还有10张大团结,整整一百块钱。
温父温母都在京市纺织厂工作,都是小领导。
上面这些东西,估计是他们花了大心思才凑齐的。
温小西按照温母所说的留下红棉被和钱,以及一半的票证,剩下的全都交给了宋母。
宋母一听是亲家寄来的,连忙推辞不要:
“这怎么使得,这些都是好东西,你留着自己用吧。”
温小西:“我妈说了,这些都是给宋家的见面礼,就当感谢您照顾我,您就拿着吧。”
宋母:“哎,你妈就是太客气了,我哪里有照顾你,都是你照顾我和娇娇。”
“您天天给我们做饭,也算是照顾啊。”
见宋母还要反驳,温小西故意一脸幽怨道:
“妈,这些东西您不要,是不是觉得太少了看不上啊。”
“怎么会呢!”宋母连忙解释:“我喜欢还来不及,怎么看不上!”
温小西:“那您喜欢就拿着,不要就是看不起我,看不起温家。”
宋母面上闪过一丝感动:“行吧,那我就收下了。”
她何德何能,竟碰上了这么好的儿媳妇和亲家。
可惜自家儿子就是个榆木疙瘩,只知道做任务,连媳妇都不知道亲热。
宋母想了想,要是到时候小西还没怀上孙子,她也不催了。
有个知冷知热的儿媳妇,比什么都强。
......
温小西收到的第二封信件,竟然是报刊寄过来的。
原来她之前写的那两个故事,都被报刊录用了!
两篇都是5元/千字的价格,字数正好都有1万字,故而一共有100块的稿费。
在这种缺衣少食的年代,100块可以买超级多的东西,普通家庭存一整年都不一定有这么多钱。
这年头的稿费不是直接给的,而是给张汇款单,需要本人拿着汇款单和身份证明去邮局兑换。
看着汇款单上的金额,温小西心里高兴极了。
这是她来到这个年代,第一次靠自己挣钱。
付出的劳动得到了回报,怎么能不开心呢!
除了汇款单,里头还有一张报纸和一张信纸。
温小西打开报纸,赫然发现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