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煌煌帝国之大秦 > 第109章 礼法治国

第109章 礼法治国

里面拿出一卷竹简,上交给秦王的内官侍从。

“秦王请看,这是我学说典籍的目录,其余详细章节内容,秦王可差人到我咸阳城的住所来取,三日之内,我当尚在咸阳。”荀子补充道。

听到荀子还是要离开秦国,秦昭王心里面暗暗地有点小失落,不过他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因为秦王也是,居于当今世间顶级的存在,他明白他们这种层次之人的心态。尤其像荀子这种,大成至圣级别的儒家大师,除非重用,其他方式,都是不会被认可,为五斗米而“蜗居”于他国——想都别想!

“也罢!既然留不了,就好好的送走吧!”秦王怅然若失,暗道。

秦王一边翻阅着荀子亲手制成的学说竹简,一边叹道:“先生之言,字字千金,您能够把毕生的所学,留于秦国,寡人心中感激之至。古有‘道德经’、‘孙子兵法’,秦有‘商君书’,都是有名有姓的高论。寡人请问先生,先生之学说,可起大名否?”

“未曾起大名。”

“那,先生留在秦国的学说竹简,可否亲起一大名?”

“嗯,既然这份竹简,是要留于秦国,那敢请秦王,亲自赐予一大名,可好?!”

“也好。既然先生有此一请,寡人就愧领,当仁不让了。”

“秦王,请。”

“先生之言,继孔孟学说之往,开礼义治国之来,又兼容并蓄,囊括法家等流派的精华所在,可谓古今学说主张之集大成者!故,寡人斗胆,厚颜赐名——礼法治国!先生以为如何?”

“妙!秦王赐名——大妙也。‘礼法治国’,既有‘礼义’,又兼顾‘法家’,实为我——学说主张之总概也。荀况谢秦王赐名!”

“先生谬赞了,寡人愧领。既然先生认可,那就定了,先生所留秦国的这部典籍,就叫‘礼法治国’!”秦王对于像荀子这样的大师,能够认可他所赐之名,心中颇为激动,于是在感慨之余,接着对荀子说道:

“既然先生执意要离开秦国,那寡人愿献上四千金之数,‘礼法治国’,一字千金,聊表寡人对先生不辞辛劳,远道入秦,于寡人授业解惑的感谢和敬意!”

“秦王太过客气了,这四千金之数,实在是数额太过庞大,我这里受之有愧啊!”荀子被秦王的大度给整懵圈了。要知道,这四千金之数,在战国时代,相当于巨款了(秦制,一金为一溢,一溢大约有1.25斤,千金便是千溢黄金,也就是黄金312.5公斤。按现在的黄金市价来算,一金接近人民币10万元)。

“先生不必过谦,这四千金之数,寡人自有道理。来人,拿笔来!”

荀子不知道这赠予千金,和眼下秦王吩咐的事情,有什么实在的联系。于是大学者,也像个孩童般瞪大了眼睛,看着秦王的操作。

等到内官侍从拿来文房两宝之后(因为这个时候还没有纸,所以镇纸也没有),秦王示意和他手里的学说目录一起,放到荀子的长案之上,然后方才笑着说道:“先生请,‘礼法治国’四字,寡人亲起,算是为先生起势了,现在有请先生亲笔撰写,正应了一字千金,四字四千金,方得圆满。先生——请。”

“秦王所言,自是字字千金。若再推辞,就显得下道了。徒儿,来,为为师研墨。”荀子跪立起身,蘸上墨汁,甩开臂膀,开始酝势。

“秦王在上,我,这就献丑了。”荀子即便再高傲,也要给金主薄面。

秦王特地起身,郑重拱手行礼,说道:“先生,请。”

在荀子大师的肆意挥洒下,“礼法治国”四字,成。

秦王拿到竹简之后,仔细端详好一会,方才放到王案之上。

“好!好!好!”秦王对荀子所题四字盖棺定论。

“惭愧。”荀子居然脸红了。

距离太远,秦王没看到。

秦王接续道:“临别之际,寡人另赠随身令牌一枚,但愿吾能秉先王之志,有承天运,一统纷乱之时!届时,寡人将厚颜再请先生入秦,先生若不吝赐教,这枚令牌,将可以让先生一路畅行无阻。先生只需要亮此令牌,就能马上得到,秦国无论职务高低贵贱之上下官吏的礼遇 。”

秦昭王说完之后,示意殿前执勤小吏送上四千金,并亲自奉上贴身令牌。

荀子也不再矫情,毕竟战国游没有盘资也很难做到,豁达一笑回礼秦王,后就接受了馈赠。

... ...

看着一代儒家大师,离开王宫的萧瑟身形渐行渐远,秦王冥冥中觉得一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