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二外公守了寡,再也没改嫁。
按照外公的说法,自家弟弟就是个二流子,在学校学习成绩也不好。整天打架斗殴,学人家义结金兰讲义气,这不才上了战场,就因为救战友就死了。
死了还作孽。好好的黄花大闺女......
反正黄家小一辈打小就知道,逢年过节都是要过来送礼敬孝的。而且老爷子也早就挨家挨户通知,以后黄家但凡有一口吃的,就要送一半过来。
杨院长在知道胡伟达母亲在受打击后,就有事没事让她来福利院帮忙。
一来二去心情倒也有了好转,而胡伟达没事也被母亲拉来做义工。
和这些孩子相处,除了闹腾了一点倒也舒服。
听到杨院长暖心的关切,胡伟达心里美滋滋的。他一直觉得杨院长比他母亲对自己都好。只是不敢说出来,怕被打。
“姥姥,还行。今天在开饭店那个纪叔门口支了个办事处。厂里有不少小年轻愿意到学校来学门手艺。”胡伟达笑着回应道,随即又问。
“对了,姥姥小夏她们呢,怎么没来帮婶婶她们弄晚饭?”
福利院现在有86名孩子。小夏她们是福利院,今年初中毕业的这一批学生一共有18个。
14个女孩,4个男孩,孩子们身上都多少带有些小毛病,特别是男孩子三个患有唐氏综合征,五官异常。
现在都是十六七岁的年纪,往前推一推正好是计划生育最严的时候。男孩子只要正常,基本上都被有能力的家庭领养走了。
“咦,她们都去纺织厂上班了啊,你不是说今天去园区了,怎么没撞见她们?”胡伟达母亲刚忙完手头的活,听到询问抬头一脸诧异疑问道。
“我们中午才过去,肯定看不见她们。中午估计她们都不出来。”知道去向后,他都不用猜也知道,这几个小萝卜头肯定是不可能出去吃饭的。
提到这事,杨院长满心欣慰。脸上和蔼笑容始终收敛不住,忍不住又对几个孩子夸奖起来。
“这几个孩子懂事,一考完试就去厂里找工作了。你找她们估计今天要等到夜里11点多。”
“那个厂10点半下班,最近回来都将近12点呢。有什么事着急嘛,要不晚上等她们回来我来跟她们说一声。”
“这样啊。”
胡伟达想了下,思绪了一番说道:
“我这不是开学校嘛,老师目前我不敢招太多。但是想找点人做助教。姥姥您跟她们说说,下个月愿不愿意来学校工作。”
“工资不高,一个月我只能开300一个人。一科可以配两个助教。主要就是帮老师打打下手,管理一下班级。我这可以收8个。虽然工资不高,但是可以陪着学生一起学手艺。”
“这是好事啊,等她们晚上回来。我肯定跟她们说。不过小胡你这每个月又多了这么一大笔开支吃得消嘛。”闻言杨院长先是高兴,然后又略带担忧的问。
“没事,没事,我这不也是在节省开支吗。不然我300块去哪招人去,这不是为了省钱,才想起来小夏她们这些学生也考试完了嘛。”
“对了姥姥,她们这十几个有几个考上高中分数线的,学费差多少,需不需要大家伙凑凑?”
谈到这事这事,杨院长又是一脸骄傲。
“还行,一共考上了7个。5个普通高中,还有两个市里的重点高中。”
“钱的事,不用你们担心。这几个小家伙主意正着呢!准备一起在暑假里,把几个考上高中的钱给凑出来。她们上班的那个厂是你赵婶家亲戚开的,都叮嘱过了,在那干活都受照顾。”
胡伟达听了也十分高兴,虽然前世也了解过,但时间久远也记不太清了,附和道:
“嗯呢,这成绩可以的。姥姥,这样要是来学校,估计她们学费凑不够。到时候差多少我这给补上。”
听道胡伟达要补钱,杨院长忙拦着解释道。
“这可不能让你补,几个小的要是知道。哪能去你学校上班,就算你开300块工资,按我说都给高了。院里钱虽然不多,但是几个孩子能读书,我们砸锅卖铁也高兴。”
胡伟达母亲见自家傻儿子,颇为散财。也不心疼,甚至感到欣慰。在这待了几年,总想力所能及帮帮这些孩子们。
儿子开的那个培训学校自己也不懂。但是自从开始办学校后,突然感觉儿子一下子长大了,很多事都开始为他人着想了。
胡伟达想了想便做罢,放弃了自己想法。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