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川载着木材回来,先搬到隔壁的杂物屋子,苏洛云他们在屋前干活。两个少年刨木很认真,虎子在旁边搭把手拿点东西,或者偶尔将堆在一旁的成品搬进屋子。
瞧见林景川回来,苏洛云去灶台边洗手准备下山,她要去找吴婶子,一起到县城买布。到时需要用到布料,先去屯一些回来,否则忙起来没空到县里。
只是羊皮还不清楚去哪里能买到,等会到成衣铺子看看,按理说应该是有的。虽然上回和县城里那个铺子的人闹了几次冲突,但都是对方挑起争端,希望这次他们不要再为难人。
苏洛云有了收货商,想来以绣云庄的名声,一个小铺子压根不敢强硬碰上。如果要舍近取远,就只能到岐山县,一日无法来回。
跟着吴婶子坐驴车到县城,赶车的是村里一个汉子,他要到县城里买些粮食,正好做个劳动力跟过来。
听到汉子是去买粮食的,苏洛云问道,“婶子,你家里的稻谷如今还够吗?”她自己没种过地,得了解下普遍的产量。
吴婶子摇摇头,“这两年收成不好,咱们最后这几个月都要买些米面扛过去,否则真的是无米可炊。
叹口气继续说,“原本过年那会以为今年天气不错,没想到进了酷夏居然滴水不下,咱们本来就是旱稻,怕是收成又没着落了。”
被吴婶子这么一提,苏洛云想想还真是,已经一个来月没有下过雨。一路谈话就到了县里,在铺子里看了许久,才决定要买哪种款式,颜色自然是各种拿一份。
县城里极少有这样的大手笔,伙计笑眯眯地给苏洛云装好拿上车,连带着那头驴都顺眼起来。出门时苏洛云和一个貌美的中年妇人擦肩而过,她还在庆幸,好在没碰上那个上门找茬的大小姐。
苏洛云不怕她,但是不想麻烦缠身,能够不碰上自然是最好的。
方才与苏洛云错身的妇人进到铺子里,里面的伙计立马迎出来,恭敬的叫了声小姐。那妇人点点头问道,“闲杂的人遣散了吗?”
伙计点点头,随意有些忧虑地说道,“小姐,你去寺里这几个月,姑爷吩咐说铺子交由二房打理,如今直接遣散她们的人,姑爷怕是会发怒。”
妇人无所谓道,“这原本就是我的嫁妆,那个老东西擅自做主我还没找他算账,你们日后都硬气着点,除了我谁的话都不用听。”
伙计原本就看不惯那对小妾母女,只是担心小姐和姑爷会闹僵,既然小姐发话了,他们自然不会忍气吞声。
吩咐伙计将账本拿来,她要好好
赶着驴车,苏洛云几人又去了县西边一条街上,几乎全是住户,伙计说有个专门硝皮子的匠人住在那里。和皮匠约定好要5张厚度均匀的羊皮,三日后来取,他们几人就回村里了。
虎子已经下山,是林景川送回家的。往常吴婶子都会上去接他,孩子年纪还小,担心虎子在山里迷路。
知道林景川是专程来接她回家的,小姑娘嘴角微微翘起,笑着说,“走吧,回家。”主动牵起男人宽厚的手掌,两人并肩而行。
顺手背起小姑娘挎在手臂的竹筐,这是铺子伙计送的,算她买了这么多布料的添头。
回去的路上,苏洛云说起了物价真的贵,那些普通的布料就是一匹300文,毛皮一整块就要500文。今日就是出门一趟,七七八八也花了将近6两银子。
二十几日的时间匆匆而过,苏洛云最后几天几乎是夜以继日,晚上睡得很短,终于将第一批木屐制作完成。
做麻绳的6两银子全都直接算给吴婶子,后续该怎么清算自然有她去操心,苏洛云就没有再去关注。
几个汉子五天时间去山里砍树,速度很快,按照每天40文的工钱算给他们,一共是1两银钱。再加上几个小子跟在他们身边做木工,虽说是学徒,但还是要给些工钱。
赵兴两兄弟拿了一两工钱,虎子也高兴地揣着300文回家给娘亲。让几个小少年回家去,林景川带着这些木屐驾车去府城,这次苏洛云没有出门。
原本小姑娘想跟去,奈何出发前一天恰好来葵水,每次都会腹痛难忍,林景川怎么可能同意让她出门。
要不是不能耽搁送货,苏洛云又口口声声保证自己没事,会好好养着身体,他都不放心离开。因为担心家里的小姑娘,林景川自己赶驴车不怕颠簸,路程愣是缩短了一日。
来到府城的绣云庄,掌柜瞧见苏洛云没来,询问之下听闻她生病了,而且林景川也是归心似箭的模样。
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