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奇小说网 > 东北大连地方传说故事 > 第3章 老茔子

第3章 老茔子

大连湾镇有个毛莹子村,村里的居民大部分是姓夏的,没有一个是姓毛的,也没有姓毛的坟莹,为什么叫毛莹子呢?这还得从古年间的一场官司谈起。

明朝末年,北方的满族屡次兴兵,一心想吞并大明王朝。边关告急,皇帝派大将来到关外,在广宁(今北镇县)、金州一带,设重兵镇守边关。金州一线由收编的绿林军首领毛文龙为将军。全力镇守。毛文龙本浙江钱塘人,为人机敏,治军有方,对待部下亲如手足,对待百姓秋毫不犯,很得人心。带兵打仗,势如破竹,连连获胜,皇上一高兴,赏了他白银三千两。这使镇守辽东督师袁崇焕心生妒意。他不顾国家利益,民族安危,暗地里勾结朝中的奸臣,在皇帝面前告御状,谎称毛文龙自恃有功,一意孤行,只听奸言,不纳忠语,勾结满人,图谋不轨,大有犯土作乱之意。

皇帝一听,龙颜大怒,不问青红皂白,御赐袁崇焕上方宝剑,让他把毛文龙就地斩首。

袁崇焕回到辽东,斩毛文龙于狮子口(今旅顺口)。消息传出,军民百姓嚎啕大哭,都为毛将军鸣不平。当天夜里,半伙官兵偷偷来到法场,把毛文龙的尸首入了棺。拾到车上,打马就跑。马车沿着官道跑了一天,傍晚来到金州城西的夏家村。百姓听说是毛将军的尸首,流着眼泪央求官兵卸车,就地埋葬。官兵见百姓的一片真心,就答应了。当天夜里,毛将军的尸首就在夏家村前安葬了。大伙都说;“毛将军为咱们打天下,咱要世世代代守着他!”

第三天,人们拿着香纸供品给毛将军园坟,到茔地一看,不觉大吃一惊,将军的坟被盗了,棺材和尸首全不见了。如果是图财盗墓,为什么连尸首也给盗走了呢?再说毛将军一世清白,两袖清风,什么陪葬的东西也没有,盗的什么墓?人们犯了嘀咕。

俗话说,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当天晚上有人来报信,说毛将军的墓被城西苏家村的人盗走了,已经安葬在苏家村头,还给将军立了碑,要世世代代守着他。大伙一听气坏了,连夜组织车马人力来到苏家村,破土挖坟,把尸首又拉到夏家村安葬了。第二天起来一看,坟墓又被盗了。人们气得骂不绝声,大家活也不干了,组成了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来到苏家村起坟。苏家村早有防备,先是派人说情,说毛将军曾经在他们村里驻防,和村民百姓心贴心,大伙想念他,应该守着他。只要把毛将军留给他们,提什么条件都答应。

夏家人一听就来火了:“少废话,我们什么也不要,就要毛将军。”

夏家人拿着铁锨镢头来到坟茔地,烧了香纸,齐刷刷地跪在地下,流着眼泪说:“毛将军,叫你受惊了,咱们回家吧.....”

说完,就要动手破土。正在这时,忽听背后大喝一声,“住手,谁敢动就打死谁!”大伙回头一看,从苏家村冲出一伙威武后生,个个手拿镢头棍棒,杀气腾腾地冲上来,不容分说,双方打成了一团。不到半个时辰,夏家村十多条受伤的汉子倒在地下,鲜血染红了坟茔地。领头的见事不妙,急忙喊住了大伙:“咱们不打啦,和他们上衙门讲理去!”

双方派人来到金州衙门,县官升堂一问,深为感动。这几天,他正为毛将军的遭遇鸣不平,如今又见平民百姓为争夺将军的尸首大动干戈,说明了人心的向背,将军虽死,死而犹生,可是眼前的官司怎么办呢?他犯难了。他走下大堂,把大伙扶起来,请到客厅里坐下,和颜悦色地说:”“老少爷们,我有一言相劝,不知你们听不听?毛将军含冤九泉,尸骨未寒,你们的心是好的,可是你们这样来回折腾他,于心何忍?依我之见,还是商量着办为好。我请问,将军的尸骨现在何处?”

夏家村领头的忙说:“在苏家村!”

县官接着说;“既然在苏家村,就不要再动了。”

夏家人说:“不行,是我们先接过去的!”

县官说:“别急,不会亏待你们的。依我之见,坟茔留在苏家村,名字送给夏家村。从今往后,我给夏家村改个名字,叫毛莹子村行不行?”夏家人一听说得在理,一个个高兴地说:“谢老爷!”一场官司就这样了结了。

从那以后,夏家村就改了名字,叫毛茔子村了。每年清明节,人们络绎不绝来到苏家村毛将军的茔地,为将军烧香添土,不忘他的大恩大德。两个村的人也和好如初,世代相好。

附记:

毛莹子的由来,在民间还有另一种传说。

明末,北方的女真人向辽南进犯,有一位叫毛文龙的绿林好汉,拉起一支三万多人的队伍,发挥沿海军民习水性、善海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