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架山
甘井子区前牧村水库正南三里远,有一座山,形状像古人用的笔架,叫笔架山。
据说八仙中的韩湘子云游四方,安民除暴,这一天来到马家店(今后牧村),只见遍地汪洋,洪水泛滥,百姓淹死的淹死,逃难的逃难,十分凄惨。韩湘子觉得好不奇怪,这一带方圆几百里,红日当空,万里无云,哪来的这么大的水?他拨下云头来到一个高岗上,只见一位年过八旬的老翁,望着大水不住地唉声叹气。韩湘子上前施了一礼问道:“老人家,天上不下雨,这地下哪来的这么多水?”老翁叹了口气说道:“看来你是外地人,对这里的事有所不知。这儿的南山脚下有口泉眼,口粗过丈,深不见底,流出的水又清又甜,用它浇地,庄稼望风长,用它饮用,喝一口能甜到心,是一口宝泉啊!哪知半月前一条白蛟钻进泉眼,这泉眼就闹腾起来了,三天两头发大水,这一带全给淹了。”韩湘子见老翁手里拿个笔架,又问道:“老人家。你一定是到这山岗上逃命的,可你为什么不带吃的不带穿的,只带了这么个笔架?”老翁说:“这是祖传的,舍不得呀。”
韩湘子云游天下,早就听说白蛟作恶,想不到它流窜到这里。他安慰老人一番便直奔南山而去。韩湘子来到泉眼边吹起仙笛,一会工夫只见泉水翻腾,一条缸口粗、几丈长的白蛟腾空而起。韩湘子双脚一蹬地,纵身追去。一蛟一仙在空中打成一团,只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一直打了三天三夜不分胜败。韩湘子见白蛟修炼成精,一时难以取胜,便决定请众仙助战。
韩湘子虚晃一个招式离开白蛟,来到山岗,向老翁说明心意,老人流着泪说:“这水越发越大,越涨越高,我在这山头上怕活不多时了,这个笔架就给你做个纪念吧!”说罢就将笔架塞到韩湘子手里。
再说那白蛟听说韩湘子要去请七位大仙助战,自知性命难保,哪里肯依?它追到山岗上又和韩湘子打成一团。韩湘子见走又走不了,战又不能胜,白蛟又没命地向他扑来,一时性急,甩出笔架向白蛟砸去。哪知这普通的笔架到了仙人手里便成了仙器,只听一声巨响,笔架落在地下变成一座山,将白蛟死死压在下面。
从此白蛟再也不能为非作歹了,老百姓又过上了太平日子。那口宝泉还像往常一样,一年四季不断地向外流着清甜可口的水呢!那座山老百姓取名叫笔架山。
盆子湾
靠夏家河子海滩的一个山洼里,有一个大水湾子,人们叫它盆水湾。湾里碧水清澈,常年不干涸。
在盆水湾的旁边,住着一户姓范的,只有老母亲和儿子两人。儿子勤劳善良,靠给别人打短工养活老母亲,日子过得挺紧巴。
有一天,儿子打短工回家经过盆水湾,听到“轱辘辘”的响声,近前一看,水中翻冒水泡,随着一股白烟,上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白胡子老头对小伙子说:“孩子,劳你去趟京城,代我捎个家信。”说完就递给小伙子一封信,并说明了地址。
小伙子郑重地把信揣在怀里说:“请老人家放心,晚辈一定把信送到。”
小伙子回家后,便把这件事跟老母亲说了,老母亲立即准备干粮,当夜,小伙子就启程去京城。一路上,小伙子历经千辛万苦,走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把信送到了京城。在京城,他又看见了那位白胡子老头儿,老头儿说:“好孩子,谢谢你,回家后,烦你往水湾里投块石头。”
又走了七七四十九天,小伙子回到了家里,他走到水湾旁,往水湾里扔了块石头,随着一股白烟,白胡子老头又出来了。
老头儿拿出一筐蛤蟆,对小伙子说:“孩子,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带回去吧,日子会富起来的。”说完便不见了。
小伙子把一筐蛤蟆带回家里,不想一筐蛤蟆变成了一筐金子。从此后,范家就富了起来。后来盆水湾干了,日久月深,湾子被烂泥淤平了,白胡子老头也不见了,只留下这么个传说。
日伪时期,小鬼子听说这盆水湾住着条白蛟龙(泥鳅精),并闹过事,就用抽水机往外抽水,水抽干了,果然露出一条大腿粗的白泥鳅。当时万里晴空,忽然飘来一团乌云,转眼间,霹雳火闪,大雨倾盆,一会儿工夫抽水机被冲到了海里,湾里升起一股白烟,随着白烟,白泥鳅腾空而起,不知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