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旅顺北海西岸半里多的海面上,露出一个两丈多高的大礁石。礁石的中间有个前后相通的大洞口,涨潮退潮,海水从洞口来回穿过,发出悦耳的“哗哗”声。人们称这块大礁石为窟窿石。
这个大礁石的窟窿是怎样形成的呢?
据当地人们传说,从前,北海西岸的渔村里有个外号叫“鲨鱼精”的渔霸,家里养活三只大木船,雇了三十多个伙计给他驶船。鲨鱼精心狠手毒,不分好坏天,硬逼着伙计出海打鱼。
这些伙计常年累月在海上打鱼,累得腿酸胳膊疼,挣的钱却养活不了一家老小,大伙恨透了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鲨鱼精。
在这些伙计里,有个姓李的小伙子,因为他年龄小,长得又好看,大伙都叫他小俊。这小俊从小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生性又老实,鲨鱼精拿他更是连牛马都不如,任意打骂。
这天晚上,伙计们出远海打鱼回来,又乏又困,寻思能歇息几天再出海。哪知,第二天鸡叫头遍,鲨鱼精就起来扯着嗓子喊:“天亮了!还挺什么尸?快起来给我出海去!”
伙计们只好爬起炕,来到海边。抬头一望,满天黑云翻滚,大伙跳上船,都说这个天出海,船不能往远海摇,得先找个海岛避避风,伙计们把橹“吱吱嘎嘎”地往前慢慢摇着,一边摇一边找,找了老半天,避风的海岛还没找着,天却起了风。
这风好大呀!掀起的大浪,像一座座小山,三只木船,就像三片小树叶在海上漂流,不大一会儿,大浪就把这三只木船掀个底朝天。伙计们被海水呛得头昏眼花。小俊抓起一块船板,顺流漂去。漂啊,漂啊,漂了一天一宿,漂到一个小岛跟前,风才平了。
这时他又累又饿,精疲力尽,好不容易爬上小岛,眼前一黑,就昏倒过去了。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朦胧中,觉得有谁在往他嘴里灌东西。他睁开眼睛一看,只见一个身穿白衣白裙的俊俏姑娘坐在他身旁,手里端着饭碗,正在向他嘴里喂鲜鱼汤。
小俊一愣神,急忙坐起来,红着脸问:“大姐,你是谁?怎么能来到这小孤岛上?”
姑娘微笑着说:“我叫海玉,这里就是我的家。你叫什么名字?从哪儿来到这里?为什么饿成这个样子?”
小俊把自己的姓名和在海上的遭遇对海玉说了,求她想办法帮他寻找那些遇难的伙伴。海玉站起来望了一下海面对他说;“不用找了,你那些伙伴全淹死了。你回去,还得受鲨鱼精欺侮。我看,你就在这儿住下来,咱们一起过日子吧。”
小俊难过地说:“这些伙伴的亲人,不知会急成什么样子。我得回去报个信,你快借个船给我,让我回北海吧!”
海玉说:“我没有船。不过我有办法送你回去。”
小俊焦急地问:“你有什么办法呀?”
海玉向蓝天招了一下手,喊了声:“姐妹们!快来帮我搭座桥,送这位小哥哥回北海。”
忽听“扑啦啦”一阵声响,从天上飞下来成千上万只浑身长着洁白羽毛的海鸥,个个首尾相衔,挤在一起,从小孤岛上起,搭起一座海鸟桥,直通对面北海西岸,像一道银虹横跨在蓝色的海面上,好看极了!海玉拉着小俊的手,踏上鸟桥,双双向北海走去。
他们登上北海西岸,回头一望,鸟桥不见了,但见一群海鸥欢叫着,向大海上空飞去了。
小俊领着海玉进了渔村,把在海上遇见大风的事对伙伴的亲人讲了,大伙听了,非常难过,可是见小俊难中得妻,又为他高兴。当天,大伙张罗着,为小俊和海玉成了亲。
鲨鱼精听说小俊从海上领回来个俊媳妇,假惺惺地拿着一瓶酒来贺喜。大伙都说,这是“黄鼠狼给小鸡拜年一一没安好心。”
果然不出大伙所料,只见鲨鱼精一进屋,就瞪着一对小绿豆眼直勾勾地看着海玉。看了老半天,笑了两声说:“小俊,你好福气呀!不过,你不要忘了,你爹妈死时欠我的债还没还清!今天大爷我开恩,让你们新婚夫妻团圆一宿。明个天亮,你就得给我出海打鱼!”
小俊气愤地说:“我白白给你打了十几年鱼,难道还没还清债吗?告诉你吧,我再也不去送死了!”
鲨鱼精刚要发作,见满屋的人都对他瞪着眼睛,他生怕吃眼前亏,就拿起那瓶酒,一边往外走一边发狠地说:“好小子,你吃豹子胆了?竟敢太岁头上动土!那咱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鲨鱼精见大海退潮了,回家就吩咐几个打手,用铁锤把靠近海边的那个大礁石锤个大洞。晚上,他带领一群打手闯进小俊家,把